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乐至新闻 > 正文

双河场凉粉 几代人的乡愁

来源:资阳日报 2017-04-11 10:48   https://www.yybnet.net/
忙碌的店家。□ 本报记者 朱涛

近日,听闻在乐至县双河场乡场镇上有一家传承了六十余年的手工凉粉店,而且很多外出务工、学习的当地人回到家乡后,都会第一时间去这家店吃上一碗充满乡愁的凉粉,这让记者十分感兴趣。日前,记者亲自前往双河场乡探寻了那一份美味。

》》寻味而至 闹市中的乡愁

记者采访当天,恰逢双河场乡逢场日,场镇上人来人往,随意找个赶集的人打听,便知晓凉粉店的具体位置。

寻味而至,记者在场镇上一处较为僻静的街道上找到了这家传承六十余年的老字号凉粉店。尽管店面位置偏僻,但并不影响其生意,不大的店面外挤满了前来买凉粉的顾客,店主屈炳强和妻子黄春菊忙得不亦乐乎。

“老板,凉粉还有没得?还有的话就给我打包三十块钱的。”记者刚到凉粉店门口,就见一位当地人火急火燎地赶来,并十分急切地向店主询问。原来这位顾客的女儿一家要从外地回来,他特意前来购买女儿最喜欢吃的凉粉。记者注意到,前来光顾这家店的顾客大部分人都选择打包带走,很少有人坐在店里吃。

据了解,这家名为“老屈瞎子凉粉店”的老字号凉粉店在当地颇有名气,主要卖自家做的豌豆凉粉。“很多从小在双河场长大的年轻人,如今都在外地打工或者上学,但他们一直忘不了家乡凉粉的味道,常常让亲戚朋友帮忙打包带上几份。”老板娘黄春菊说,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一直要从早上忙到傍晚。

》》传承手艺 延续乡愁味道

屈炳强介绍,凉粉店最初是由他的爷爷经营起来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其爷爷为了躲避被抓壮丁的命运,便自己戳伤了双眼,侥幸逃掉了兵役并一直呆在家乡。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维持生计,屈炳强的爷爷才选择做起了凉粉生意。

“那个时候没得给店子取名字的讲究。”屈炳强说,由于爷爷双眼有伤,平时大家都喊他“屈瞎子”,“屈瞎子凉粉店”这个店名也就慢慢被当地人喊开了。

“这家凉粉店在双河场开了有几十年了哦,份量很足。我还在当娃娃的时候就在这里吃过了。”63岁的场镇居民杨大爷说,尽管现在凉粉店是后辈在经营,但味道和份量依然没有变化。

屈炳强告诉记者,十多年前爷爷去世后,由继承了手艺的兄长继续经营。但随着兄长的年纪增大,精力也大不如前,最终还是由他们夫妻二人继承了爷爷的手艺,并接手凉粉店生意。“这个店子是爷爷一手经营起来的,我们也不想这六十多年的口碑就断在我们这一辈手里。”屈炳强说。

如今,六十余年的“屈瞎子凉粉店”在屈炳强夫妻二人手中继续传承着,尽管老字号手工凉粉也是远近闻名,每天买凉粉的顾客络绎不绝,但屈炳强夫妻依然坚持手工制作的传统。

“坚持每天手工现做现卖,除春节期间,平时只卖四到五盆,卖完就关店。”屈炳强表示,虽然有很多人建议他们每天多做一点,这样也可以多赚点钱,但他们表示,要继续坚持着祖辈的传统做法,每天手工限量制作、限量出售。

新闻推荐

乐至望城大道路灯将于近期点亮

“为什么望城大道的路灯还未开?……希望能解决。”3月17日,网友“魅力天府旅游”在资阳网(http://www.zyrb.com.cn)“我有话对乐至县委书记、县长说”专栏发帖,咨询乐至望城大道路灯的相关问题。...

乐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乐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双河场凉粉 几代人的乡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