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大家知道,民族服装也可以很时尚,它们健康、质朴、天然去雕饰,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一间不到十平米的狭窄隔间里,装满了上千件五颜六色的民族服饰,有精致的衬衣,也有飘逸的布裙,还有洒脱的裤子。店主是个三十六岁的时尚女子,她喜欢一切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东西,民族服饰、书画、古筝、蜀绣、古玩……她是陈露琼,在市中区大西街开了一家民族服装店。
◇全媒体记者李静文/图
坚持七年的民族服装店
陈露琼是资阳市乐至县人,十多年前来到内江,开服装店七年了。在这之前,她摆过夜市摊、开过茶叶店、做过景泰蓝工艺画,每一样做的时间都不长。但不管从事哪一行,总有点传统文化的影子,她说,她从小便喜欢纯天然、纯手工的东西。
在陈露琼的服装店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色彩斑斓,风格迥异,有纯棉的衣裤,也有纯麻的长裙,还有桑蚕丝的纱裙,它们或整齐地叠挂于三面墙壁,或稍显凌乱地堆放在桌子上。在这一间宽不足两米、面积不到十平方米的狭窄隔间里,放置的民族服装和手工装饰品共计上千件。
多年来,这些服饰一直来自几个固定的品牌,几乎每个星期,陈露琼都会到品牌商那里进一次货,与设计师讨论流行款式,“有些衣服挂出来很久还是无人问津,可能是这个款式不受大家欢迎,我就会拿回厂家换货。”陈露琼说。
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
冬卖棉袄,夏售裙衫。每天早上,陈露琼九点就来到店里,整理服装,招呼客人,到下午六点左右下班,七个春夏秋冬,这是她所从事过的工作中坚持得最长久的一样。
“我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喜欢无拘无束,喜欢不断追求新鲜事物,但是这间民族服装店让我的心定了下来。”陈露琼说,民族服饰花纹巧夺天工、颜色绚烂,它们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她,这些年,通过民族服装店这个平台,更是认识了不少文人雅士,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刘慧便是其中一位。几年来,每次走过这家服装店,刘慧总忍不住进来与陈露琼聊两句,“第一次进店,是因为被门口那颇有书法韵味的店名吸引,后来结识了店主,发现她是一个外形时尚、内在传统的女子,对民族文化有独特的见解。每天下班路过此处,我都忍不住进来看看。”
像刘慧这样的顾客不在少数,陈露琼专门建立了一个和客人交流的微信群,有些顾客在穿搭方面不是很在行,大家常常在群里向陈露琼请教相关知识,“她们在其他地方购买衣服或者饰品时,常常会通过微信发图片的方式咨询我的意见,我也很乐意和她们分享我的见解。”
在陈露琼看来,经营买卖最重要的是让顾客觉得心里舒服,她不喜欢推销式卖衣服,与顾客如同朋友一般自在地相处,是她多年来的经营之道,因此有了不少回头客,偶尔,客人们还会托她代买民族饰品。
传统的也可以很时尚
陈露琼喜欢一切与民族文化相关的东西,每天下班回去,若是累了,便泡一小壶茶,看一会儿书,消去一日的疲乏。若还有充足的精神,就做一些手工饰品。
“你看我这条项链,还有这些手链,都是我自己做的。”陈露琼笑着展示自己的工艺品,色彩斑斓的珠石大小不一,缀连成一条工艺繁琐的项链,这些彩石,多是她专门去矿山采集而来,花了不少时日才整理而成。
在家中,陈露琼也尽可能用自己制成的手工艺品进行室内装点,在她看来,这些民族手工艺就是一种时尚,无论是绣的蚊帐、窗帘,还是挂在墙上的几幅景泰蓝工艺画,都是她自己亲手制成。
陈露琼一共做过一百多幅工艺画,最得意之作,一幅是老虎,已经被销往国外,另一幅是关公,每天七八个小时的工作量,勾线、掐丝、点蜡、涂保护膜,耗时两个多月,这幅画才完工。
陈露琼的蜀绣是从资中一位年轻女子处习得,“一根线要劈成二十分之一,若是绣得精细些,一天可能就只能绣半个指头般大小。”陈露琼说,这种绣品对双手的要求也极高,若是手指过于粗糙,会把丝线刮坏。
时间充足的情况下,陈露琼还会去各地古城看看古文物,了解风土人情,云南、西藏以及成都周边古镇她都去过不少,近年来,因为要看店,减少了外出时间,“现在,只有晚上抽一些时间和朋友们聚聚,一起聊聊古玩,分享新得的手工艺品,这是我放松的方式。”
如今,身边不少朋友都在陈露琼的影响下喜欢上了民族手工艺,对此,陈露琼十分开心: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大家逐步了解到民族文化时尚的一面,并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她有说不出的自豪感。
新闻推荐
乐至,位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成渝经济区黄金分割点,西接成都,东连重庆。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山川秀丽,优美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以“红色旅游、绿色生态、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观。近年来,乐至巧借区位...
乐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