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乐山集成建筑企业探路工业化——
□本报记者 王爽 刘若辰1月4日发自乐山
“往左,再往左,慢慢放,好!”施工人员站在楼顶,通过对讲机指挥重型吊车——1月4日,2013年元旦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位于乐山市工业集中区的四川华构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正在为一栋公寓安装预制混凝土楼梯,如同搭积木般,不到10分钟,一块5吨重的成品楼梯便安装得稳稳当当,严丝合缝。
20小时就能“变”出楼梯
“生产这种楼梯只需要20多个小时,你说快不快?”华构公司副总裁汪明有些得意。传统方式修一层楼梯,要经历建模子、筑钢筋、浇铸水泥等好几个程序,最快也要半个月,而预制混凝土楼梯20多个小时就能速成。而且采用电脑配材料,同类型的每一块部件成分、重量都一致,大量人工和管理费用得以节省,综合效益明显。
该项新技术从研发到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华构公司的前身是富侨工业,是乐山最早一家商业混凝土生产企业。10年前,富侨大胆“吃螃蟹”,将“商品混凝土”引入建筑业,但当时这项新技术未能获得同行和客户的认可。
“此后短短一年时间内,乐山同类企业如雨后春笋,我们的优势不再明显。”汪明回忆,“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永葆活力,我们研发了用作地基的混凝土管桩,广泛运用于机场、码头、铁路、房屋,市场反应的供不应求,让我们看到了建筑成品构件的广阔市场前景。”
记者踏上刚安好的楼梯,感觉楼梯十分结实硬气。“公司100万平方米装配整体式住宅构件项目正在建设,到2月份,一栋5000平方米办公楼动工的时候,所有梁、柱、楼梯、楼板、墙板将全部采用预制构件。”汪明介绍。
“到那时,修房子真的就像搭积木了!”公司董事长侯键频说。
集成建筑的绿色理念
据统计,去年11月,华构公司在乐山市工业集中区内的管桩生产线竣工投产,短短一个月就实现近3000万元产值,产品远销贵州、眉山、资阳等地;2012年底,华构公司已收到50万米管桩的订单;预计2013年管桩产能将达到150万米,产值近3亿元。
(下转07版)
新闻推荐
全省11城市空气超标成都持续3天6级污染应急措施:各地应整治工地扬尘,对机动车限行,限制使用燃煤锅炉,治理餐饮油烟等,必要时实施人工降雨。严加监控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火电厂等,污染较重企业应停...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