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 失败的投资?
成都商报记者 柯娟
摄影记者 程启凌
万元资助
“第一次接受陌生人的资助,我很忐忑,谢谢叔叔的好意,我会用功读书的。”昨日,玲玲(化名)从好心人陈先生手中接过一万元钱,虽然感恩,却有些无措。虽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玲玲能够进入大学,但父亲的不支持让她心有遗憾。
全国关注
因认为“读书无用,读大学是个肯定失败的投资”,父亲虽有钱却拒绝让女儿玲玲读大学,经过成都商报连续三天的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了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学者、知名媒体纷纷发文评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接连两天发10条微博,关注本报报道。昨日,中央电视台也通过成都商报记者找到玲玲和其父亲采访。
资助者
“小学没毕业,
吃了没文化的亏”
在看了成都商报的报道后,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心人都纷纷打进本报热线表示想帮助玲玲圆梦。综合考虑后,昨日下午,在位于肖家河的一个茶楼里,玲玲和热心资助者、也是茶楼的老板陈先生见了面。
原因
“没文化很恼火” 看不懂公司合同
陈先生很爽朗,见到玲玲就说:“不要愁眉苦脸的,学费的事情不用担心,只管认真读书就行了。”在和玲玲聊天中,42岁的陈先生丝毫不避讳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陈先生说,自己是资阳人,小学还没毕业就因为家庭贫困辍学,之后“背着一个破背包,装了两件衣服就出来闯社会,吃了太多的苦。”因为文化不高,陈先生当过搬家工人、在工地打过工,赚的全是辛苦钱,后来慢慢有了点积蓄,开始自己做点生意,如今已经开了一个火锅店、一个茶楼,还经营一家液化气罐站。虽然赚了点钱,但是很多时候陈先生都觉得没文化太恼火,公司合同的条条款款他看不懂,甚至去银行他都不会操作ATM机。
热心
捐助了11名学生 愿支付玲玲4年学费
正是因为这样,陈先生非常关注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学业的人,四五年前还自己成立了一笔助学基金,看到新闻报道哪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他都去捐钱。陈先生自己有个小“账本”,上面记录了他帮助的人的姓名、学校的名称和资助的金额,至今,陈先生已经捐助了11名学生。
在看到成都商报的报道后,陈先生说:“我真不明白玲玲父亲的想法,怎么会不支持孩子读大学?”不过,陈先生还是不断地和玲玲强调,希望玲玲不要再和父亲继续争论,也不要怨恨父亲,“父母有父母的想法,虽然有时候固执得不可理喻,但是他们还是爱你的。”陈先生说,玲玲父亲不愿意支持女儿读书,他愿意支付玲玲大学四年的学费。
忐忑
玲玲:更希望父亲能改变观念支持我
然而,当真正面对要资助自己的好心人时,玲玲却显得有些忐忑和犹豫,甚至还表示了拒绝。玲玲说,她从来没有向陌生人“要过钱”,虽然知道陈先生是一片好心,但是自己心里觉得还是很别扭和难受。“我内心而言,是更希望有人能够说服我的父亲,让他改变观念,然后支持我上大学。”玲玲低着头,嗫嚅着。
看出玲玲的不安,陈先生拿起一万元现金放到玲玲手上。陈先生说,“老年人的观念有时候是很难改变的,这个钱你不要有压力,我不图你任何回报,只是希望你认真学习,学成之后,再去帮助其他有需要帮助的人,这个爱心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考虑到还有三天就要报名了,玲玲最终收下了这1万元爱心款。玲玲说,如果父亲改变了主意,那么这笔钱她会还给陈先生,如果父亲还是固执己见,那么她会用这笔钱缴纳大学学费,进入大学校门。但是玲玲还是有些坚持,她说暂时只接受这一万元的爱心资助款,等解决燃眉之急后,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半工半读,支持自己完成大学学业。
玲玲父亲
这四天,他的变与不变
第1天
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读大学是一个肯定会失败的投资……捡垃圾都比读书强,我们门口捡垃圾的每年都能赚两三万,很多大学生出来都赚不到……我的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为啥子要白白丢给大学?……反正我是不得出钱的,就算你自己找到学费生活费,只要你去读了大学,我以后再也不得管你。”
第2天
要女儿自食其力
“我不支持她读大学,其实是爱她的表现……现在这种大学教育,只会培养出好吃懒做,眼高手低的人,我不能把女儿送进大学带坏了。借钱给她读大学,我也不会考虑。”
第3天
舌战热心市民
“你不要给我说以前,以前的大学生我承认那确实称得上是人才,可是现在很多从大学出来的人,有的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读大学有啥子用。你们说的都是“也许”,这个也许只有50%的可能性,我要的是100%,你们能不能保证读完大学就一定能找到工作,一定比现在好?”
第4天
“也许我会想通
出钱让她去读大学”
昨日下午,在玲玲接受了这一万元爱心资助款后,成都商报记者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玲玲的父亲,玲玲的父亲说,“直到现在,我觉得我的观念没有错,我也希望有人能够说服我。”
当成都商报记者问他,如今已经有人资助了学费,他是否能够让玲玲进大学读书的时候,玲玲的父亲沉默了半晌,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养得起她,现在却要别人出钱让她读大学,这让我心里很难受,我也会认真想想我的决定、我的观念,开学还有几天,也许这几天我会想通的,那么我会自己出钱让女儿去读大学,这笔钱我也会还给那位好心人。”
玲玲父亲说,之前我一直担心女儿进入大学会沾染上不好的习惯,交了不好的朋友,但是经过这几天的关注和报道,我觉得也许会给女儿压力,让她珍惜这种机会,好好读书,如果真能这样,我也许会改变观念,支持她读大学。
学校
玲玲考上的大学:
会提供勤工俭学
让她靠自身努力完成学业
昨日,玲玲考上的这所省属重点大学相关负责人也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他们近日也在关注本报的报道,玲玲父亲这种单纯以投资角度看待大学教育的想法肯定是错误的,大学教育对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肯定是有重要作用的。
如果玲玲进入了大学入读,学校也会在不影响其学习的前提下,为玲玲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比如做家教等,让玲玲能够靠自身的努力完成大学学业。
观点
清华大学教授:
大学也需反思教育体系和质量
“单纯地以投入产出比来衡量大学教育这种看法肯定是错误的,但是很多大学也需要反思下自己的教育体系和质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越称,读大学是有成本的,很多人就会计算这个投入和产出,大学毕业“就业难”的情况会让很多人觉得支出了成本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这种从经济角度来算账的思想是存在的。
但是,李越认为,“读书无用”不等同于“上大学无用”。因为很多知识和能力是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得,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有不同的选择也很正常,上大学或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大学是对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纯粹以投资的角度来看大学的教育肯定是错误的。现在的社会发展下,大学教育肯定是有必要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讲,上大学肯定是最佳的选择。只是如今,大学发展得太快,高度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下,很多大学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质量,以及怎么去适应未来的需求、学生的需求,这些都是大学教育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李越说,我们支持多元化的价值探讨,但是作为家长而言,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新闻推荐
看天气成都已经入秋了,天气延续着凉爽。昨天白天,成都以阴天为主,偶尔飘了几点雨滴。温江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最高气温是21℃,十分舒适。今日是24节气中的白露。根据预报,今日白天,盆地各市阴天,有分散性的...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