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宏顺
今年6月,资阳将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病种由8类增加到了20类,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由过去的40%提高到不低于62%。10月16日,资阳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规范了低保申请、审核、民主评议、审批、公示、发放程序。
两年前,资阳提出建设“幸福资阳”,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近年来,当地一项项重大民生政策密集出台,我们欣喜地看到,“幸福资阳”正走出口号,走进老百姓的一颦一笑之间。
解决民生,首先要做大蛋糕。资阳作为工业后发地区,要抢抓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机遇,实现率先突破,尤其考验执政者水平。近年来资阳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2009年以来,全市经济总量两次跨越升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年翻了一番多,GDP一年一个台阶。
做大蛋糕是责任,分好蛋糕才是水平。欣慰的是,当地并没有只满足于追求GDP数字,而是求解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在包容性发展中把“幸福资阳”人格化、具体化,于是,一连串的数据出现在各种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政策中,让老百姓的一颦一笑随之充满幸福:
2009年以来,资阳全市财政民生支出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67.5%。当地分两轮实施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的“三村扶贫行动”,帮助近10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告别了贫困生活;2012年5月启动建设的毗河供水工程,圆了433万旱区群众的“吃水梦”……抽象的GDP“数字曲线”最终化为了老百姓会心的“微笑曲线”。
新闻推荐
10月28日下午,广汉房湖公园文庙广场人山人海,“保护非遗·传承汉剧”专场义演正在这里精彩上演。无论是汉调桄桄《生死牌》,还是二簧《岳母刺字》,每个节目演罢,现场都掌声如雷。自从广汉市剧团1989年...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