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航运首港
长江水运高地
泸州港再认识系列报道之二
成都商报记者 张柄尧
核心提示
水陆码头沉淀千年后,2003年,泸州港驶上了现代物流的顺风车。挟地理之便和先行一步优势,泸州港稳坐四川第一大港交椅,水运霸主地位从未被撼动。2012年,泸州港货物年吞吐量占到全省的30%。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占全省的84.6%。
十年之交,泸州港决定再定位、再发展。天府首港、四川港、西部港……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昭示着泸州港勃勃雄心。昨日,成都商报有关泸州港再认识系列报道刚一推出,随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长江流域经济带、西部货运枢纽等,成为频繁提及的词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更是表示,将泸州港称为天府港或西部港,均有根据,“川港整合,泸州港当为龙头”!
成都经济区是泸州港有力后盾
专访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
目前,泸州港正在修建一条道路,实现港区与业已通车的成自泸高速公路无缝对接。道路尚未动工,规划先做出调整。原本计划的15米宽道路,直接拓宽至32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便于成都经济区以及资阳等地货物进出泸州港。
一条道路的变化,正是一个港口自身发展定位的缩影。长期以来,四川经济版图中,成都经济区一枝独大。2012年,经泸州港中转的货物中,85%来自成都经济区。天府新区正在崛起,而泸州港则致力于为天府新区打造一条畅通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通道。
龙头泸州港 牵引整合全川水运
成都商报:为了实现长江上游内河大省、中国西部水运强省总体战略目标,四川总体布局出了泸宜乐,广元、南充、广安两大港口群。四川水运体系中,泸州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李后强:四川出川道路主要是三条,水路长江,陆路则有北上剑门关,南下攀西裂谷。四川省水运建设目标是,到2017年,基本形成以长江、岷江、嘉陵江、渠江高等级航道为骨架,以泸州、宜宾、乐山、广安、南充、广元重要港口为枢纽,干支结合、水陆联运、功能完善的“四江六港”内河航运体系。
泸州港区位优势突出,不仅是四川与泛珠三角地区以及与东南亚地区联系的门户,也是四川公路、水路出川、出海的南大门,同时也是联系成渝经济区和南桂昆经济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泸州港现已成为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是交通部确定在四川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二类水运口岸,是四川第一大港。泸州港正在申请建设B型保税物流中心,正在全力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泸州港应该是龙头,可以起到牵引和整合全川港口的作用。
腹地广阔 成都经济区是支撑
成都商报:您之前曾指出,泸州港是名副其实的四川第一大港,这将是泸州无可比拟的优势之一。目前川南城市群中,自贡恢复沱江航道呼声很高。内江也准备在泸州建设泸州港(内江)物流中心项目。对于泸州港在整个川南、全川乃至西部的地位,您如何看待呢?
李后强:泸州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包括成德绵经济区、川南经济区;间接经济腹地包括滇北、黔北以及陕甘藏青等几个西部省区的部分地区。
成都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也是成渝经济区两“核”之一。泸州集装箱运输货物中90%以上是来自成渝经济带的绵阳、德阳、成都、雅安、眉山等地。泸州港作为长江上游主要港口的地位已得到初步确立,随着腹地集疏运条件的进一步完善,泸州港辐射范围将逐步延伸。川南地区的内江和自贡则可以更加丰富和完善泸州港的功能和机制,对泸州港是好事。成都经济区是泸州港的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撑。
天府港或西部港 均有根据
成都商报:经过10年发展,泸州开始对自身再审视、再认识。将泸州港放在了全川,整个西部乃至长江经济带中通盘考量。对此,您如何看待?
李后强:国家正在打造长江流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实施。
从交通区位看,泸州港是四川通江达海的门户,集疏运体系日臻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国家交通干线与长江经济轴线在泸州交汇,泸州将是西部地区东进长江、南下出海最为便捷的通道。“十二五”期间,长江航道局规划把泸州航道等级提升为二级,“黄金水道”将更显黄金价值。
作为四川第一港,称泸州港为天府港或西部港都是有根据的。长江上游最大城市是成都。但成都的港口不可能建成泸州港那么大。乐山也在说自己是成都港,当然需要研究。从现有资源和作用来看,泸州港仍然是西部第一港,应该由它来整合其他港口。省政府则应该指导建立四江六港的协同机制,把四川水运作为整体推向市场,着力打造“四川港”品牌。
长江经济带
给泸州港带来机遇
专访西南交大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教授
9月23日,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在京启动《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工作。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此举意在支撑转型升级的长江经济带。这一消息令泸州港振奋。
成都商报:水运对四川经济,对成都经济区有什么样的意义?
戴宾:内河水运是四川不可多得的重要战略资源。内河水运是四川建设通江达海、直达欧美的对外运输通道的重要途径。四川地处长江上游,长江航道走向同四川省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流向一致,是四川省连接东部发达地区、通往欧美的天然通道。大力发展内河水,构建起四川省大运量、低成本的对外运输通道,融入海洋经济,深度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四川走出内陆省区的发展困境。
另外,整个西南、西北地区,除四川、重庆之外内河通航里程都很短,航道等级很低。四川省水运航道延伸至云南、贵州。长江黄金水道不仅是四川,也是云贵藏青甘等省区连接东部发达地区、通往欧美的天然孔道,四川则是这一水运孔道的核心和枢纽。加快发展内河水运有利于巩固和提升四川省在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更好辐射带动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
成都商报:四川应如何融入长江经济带?在这一过程中,泸州港可以有什么作为?
戴宾:流域经济带是以河流为中心、以分水岭为界划分的一种带状经济区域。长江自西向东横跨7省2市,具备建设世界一流大河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和综合条件。作为一种带状经济区,上游下游两个端点对于激活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形成端点带动效应,促进向东向西开放,才能更好地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干流,通过四川境内的长江干线和主要支流,使青藏滇黔甘融入长江经济带。因此,四川是长江经济带的西端增长极。
泸州港是四川在长江上的第一大港。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在泸州交汇,因而在四川构建长江经济带的西端增长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实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长江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战略给泸州港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西部货运枢纽
泸州应有作为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秘书长李牧原
11月21日,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物流博览会专项活动之一———四川省重点物流项目推介暨物流金融推介会在成都召开。省物流办将“泸州港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列入省重点物流项目。
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秘书长李牧原指出,“十二五”到“十三五”国家大交通大物流建设中,泸州是内河航道、港口和港口相关的临港产业建设的重点区域。“十二五”到“十三五”发展重点在西部,铁路运输十分重要,目前多式联运发展已粗具雏形。“泸州要积极、主动去探索适合于中国的西部货运枢纽,以及枢纽性城市发展的这样一条路。泸州作为一个大物流的节点,应该把眼光放在通道建设上,通过通道的建设取得港口、物流、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多赢。”
新闻推荐
大雾围城 20条高速部分关闭四川昨发大雾橙色预警,城东3大高速成都主站均因雾关闭 成都空气今天或现好转
城东交通一度“梗阻”从早晨持续到午后,成都多条进出城通道及环线干道拥堵,城东交通一度“梗阻”20条高速部分关闭成渝高速成都站关闭约10个半小时,成南高速成都站关闭近12个小时“明明是周末,为什么...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