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四川转型升级发展报告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3-10 13:56   https://www.yybnet.net/

面对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增长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从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到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四川经济正在进行深刻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夯实发展基础。

结构如何调整?针对“高端不足,低端过剩”的矛盾,坚持分类推进的原则,四川“四管齐下”调整重组产业“基因”——“优势基因”培育壮大,“新兴基因”加快发展,“传统基因”加快改造提升,“落后基因”加快淘汰,直指高端产业化和产业高端化。

在改革创新中激发内生动力,在转型升级中释放发展潜力,在应对挑战中增强创新活力,四川产业正加速重组“基因”——

落后产能

2013年,淘汰433户企业落后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78%。六大高载能行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传统资源型产业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

2013年,全省技术改造累计完成投资4610亿元,增长14.7%,投资规模位居西部前列。7大优势产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占全省技改总投资的70%。

新兴产业

2013年全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

15.1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新材料产业继新一代信息技术后迈上千亿元台阶。

优势产业

按照工信部统计口径,2013年,全省七大优势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0%。其中,饮料食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迈上5000亿元台阶。

权威解读

政府要为调结构服好务

□江飞涛

现在四川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一定要注意,不仅要把这些产业做大,更要做强,因为只有做强了以后,才有持续做大的动力。要让四川的优势产业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一定要看重能力建设,把“质”提上去。

在把产业做强的过程中,政府所需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企业有充分的空间去创新、去壮大。同样的,在淘汰落后产能的时候,市场优胜劣汰产生的动力可能要更重要一些,政府不用去主导哪个产业应该发展,哪个产业不应该发展,哪个产业应该发展到何种规模,让市场主导,去顺应市场就好。政府应该只专注为企业创造外部环境,比如,去打通产业的创新网络、完善产业链条,这比仅仅提供优惠政策更能吸引、留住企业,任何一个省、市都可以靠提供优惠政策去招揽企业入驻,但是优良的外部环境却会让企业无法离开。

这一点四川做得不错,像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现在都发展得很好,因为外部环境优良,企业再扩张,就算把生产能力转移出去,但是像科技创新这些核心的部分还是会选择留在成都,留在四川。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市场与投资研究室副主任)

重组产业“基因”

□董世梅

2月26日,省政府网站公布《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煤炭等行业5年内将进行淘汰落后、转型升级的重大调整。

就在第二天,新川创新科技园首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主要涉及移动互联网、消费电子产品研发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总投资高达67亿元。

做大做优增量,优化发展存量,调整产业结构,四川脚步稳且急。

调优调新 扮靓产业大盘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在“优势支撑”中“做大总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端切入”中“做优增量”

3月5日,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一袋袋钛白粉正在装车外运。园区负责人介绍,今年钒产品和钛产品生产形势喜人。“2014,平稳开局!”攀钢集团也传来好消息。数据显示,今年1月,攀钢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钒渣、钛精矿、高钛渣、钛白粉和海绵钛产量同比分别增 加 14.52%、17.21% 、2.94% 、20.82% 和398.14%。“动力正是来自转型升级。”攀钢集团负责人表示,今年,攀钢打好加快转型升级主动仗,进一步扩大钒钛磁铁矿开发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调整钒产品结构,拓展钒产品应用领域,促使钒产业做到世界第一;提高钛资源回收率,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钛白粉、钛材等产业,延伸钛产业价值链,力促钛产业国内领先。

数据显示,去年四川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以该产业为代表的7大优势产业正在四川产业发展大盘中分量渐重。

工业强省,产业兴省。瞄准7大优势形成四川省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支撑,正是四川近年来,调优产业发展大盘的“牛鼻子”。

优势产业如何发展壮大?省经信委方面介绍,按照“分业施策、整合资源、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思路,四川省明确每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实行差别化产业支持政策,依托龙头企业,整合集成技术、资金、市场、人才等要素资源,构建完善和整合延伸优势产业链。

今年将力争7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达3.2万亿元。省统计局工业经济首席分析师杨先国认为,7大优势产业的加速推进有望使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特征依然明显的四川工业发展进一步提档升级。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在“优势支撑”中“做大总量”的同时,四川更通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在“高端切入”中“做优增量”。

最近,省经信委正集中力量攻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围绕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广阔市场前景的领域作为突破口,制定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就是要把管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方面,使得政府能在产业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省经信委方面称。

不仅如此,截至2013年,四川连续三年每年拿出20亿元的财政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在西部乃至全国都并不多见。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加速成立,一大批产业关键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在不断攻克。

提档升级 优化重组存量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提质增效”中“调优存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腾笼换鸟”中“提档升级”

曾经全省最大的再生纸生产基地,正在“壮士断腕”。

2月9日,眉山市东坡区彻底关闭13家高污染高耗能造纸企业,忍痛割掉税收大户的同时,该市也加快培育生物医药、食品、机械电子等三大产业。这个连续十多年以纸业为全区支柱产业之一的地方,更是计划在2015年前,完成纸业的全面淘汰转型。

东坡区只是全省淘汰落后产能的缩影。在稳增长“压力山大”的2013年,四川牢固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的思路,全省关闭小煤矿400多处,大力推进钢铁、造纸、水泥、玻璃、光伏等过剩行业整合化解,有序淘汰433户企业的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并不是单纯“做减法”,更是在减少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为有效承接国内外先进产业转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腾出了宝贵的资源空间和环境容量的同时,为产业优化发展“做加法”。

淘汰落后产能,既需严控增量,更要淘汰落后。一方面,四川省严把项目投资审批关,严格市场准入,防止新增落后产能。对未按期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执行排污许可、信贷管理、项目审批、土地审批、生产许可、工商登记和注销、电力供应、信贷约束等限制措施,促使其尽快退出市场。

同时,省财政设立了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加强政府激励,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企业转产以及债务清偿等工作。

传统产业中,一部分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而另一部分则可通过改造提升,“提质增效”。

以技改投资作为观察点,更能感受这一工作的有力推动。近5年全省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2.4%,2013年达到4610亿元,总量一直位居西部前列。近年来,四川省一直坚持“强化导向、加大投入、技术升级、装备更新”的原则,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着力推动投资增长。

推进淘汰落后,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四川省更是“分业施策”——

钢铁产业突出兼并重组,发展特殊用钢;铝产业突出延伸电解铝及铝加工产品链;水泥产业突出淘汰小水泥,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玻璃产业突出淘汰小玻璃,转型发展功能性产品;煤炭产业突出关闭小煤矿和兼并重组;白酒产业突出转型发展中低端产品,生产老百姓喝得起的好酒;基础化工、造纸等产业突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

在改造提升和淘汰落后中,传统产业加速向产业高端迈进,新的发展空间被置换,四川产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7大优势产业比重稳步提升

◎饮料食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迈上5000亿元台阶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产业产值破千亿元

2月底,沃尔沃汽车中国发展战略会议在成都召开,外界解读,吉利控股集团、沃尔沃汽车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做大做强成都工厂的意图非常明显。“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把油电混合车生产及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放到成都。”李书福的对外宣称,也意味着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四川汽车产业将持续加速。

不光汽车产业,以其为代表的7大优势产业加速发展,并加速改写四川省产业版图。日前,笔者从省经信委获悉,按照工信部统计口径,2013年,7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经达到80%。同时,全省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5.1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四川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从上台阶看,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产业成为继新一代信息技术之后,又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1092.66亿元,同比增长9%。7大优势产业中,饮料食品、电子信息(含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装备制造业3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迈上5000亿元台阶,油气化工、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

从具体数据看,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总量最大、增速最快,对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去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总产值2195.5亿元,同比增长36.8%,占新兴产业总量的40.5%。

7大优势产业中占比最大的饮料食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尤其是全省白酒行业积极转型调整,白酒行业保持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1.2亿元。2013年,全省饮料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880亿元,增长10.7%,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6.7%。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制造产业发展引人注目。随着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重汽、韩国现代等知名企业落户四川,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南充、资阳相连的汽车制造产业带已基本形成。去年,全省汽车制造业(含零部件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3%;生产汽车整车 80.7万辆,同比增长101.7%。

报网互动

四川产业结构怎么调整?

四川日报联合“天府问计”的腾讯微博与网友展开互动:

小李飞:希望家乡普光气田的开发兼顾经济效益和环保。

左右摇摆:其实纸业也能诞生世界500强。产业结构升级,不能一味淘汰,让企业转型升级才是硬道理。

wiliam18th:四川有些山区,交通不方便,资源也少,要想致富,很多就弄水泥厂、化工厂这些污染大的产业。对于这些地方的污染型产业,政府是调呢还是不调?两难啊!

Chad:调整产业结构,员工的安置咋解决?

新闻推荐

以金融“活水”浇灌三农

四川农发行2013年贷款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一池活水”如何让实体经济之树绽放新枝?“要使金融‘活水\’浇灌到位,就必须挖好...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四川转型升级发展报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