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九义校学生正在食堂用餐。■ 钟华 实习记者 雷彬
到更衣室换上纯白色的长褂,戴上口罩,食堂的师傅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通过电子体温计的“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操作间,然后分别从走廊两侧的蔬菜储藏间和肉食储藏间,取出食材依次清洗、分切,经过紫外线灯的照射后再送至操作间。最后,食材在大厨们的手中,变成香喷喷的菜肴。
这是12月17日记者在雁江区迎接镇古井小学食堂看到的一幕。今年暑假,雁江区投入近300万元,对辖区63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食堂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圆满完成年度民生工程任务,让孩子们放心地吃上了热乎饭。
上硬件
全区今年顺利完成
63所学生食堂改造
古井小学在一个老式平房组成的四合院里,食堂位于大门的一侧;相比教学楼和办公室,算得上是最“高大上”的了。17日,记者走进该食堂,立刻被干净整洁的环境所吸引:洁白的地砖、乳白的吊顶、明净的窗户、清一色的不锈钢厨具,仅仅30平方米左右的后厨里,办公室、蔬菜间、肉食间、冷冻间、留样间等功能室一应俱全。
“由于资金缺乏,过去我们的食堂环境差得很!”校长李玉春一说起原来的食堂,就一直摇头:没有吊顶,抬头就看见瓦片;没有功能分区,一间厨房里又是堆放食材,又是洗菜、切菜、炒菜……
李玉春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古井小学被纳入雁江区第二批中小学校食堂标准化改造工程之列。通过改造,现在村小的食堂也有模有样。学校现有学生175人,其中170人在食堂就餐,“就连邻近村小的多名家长,也希望下学期能把孩子转来就读。”
记者从雁江区教育局了解到,该区现有公办供餐学校187所,就餐学生5万余人。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全区计划总投入资金900余万元,对全区公办供餐学校学生食堂进行改造。其中,2013年已完成70所,今年的63所目标任务也全部顺利完成,预计明年可全部完成。
抓制度
立体监管
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如果说硬件设施的投入,是学生食堂标准化改造的左膀,那么完善的制度管理就无异于右臂,牢牢筑起一条坚固防线,为孩子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三贤九义校是雁江城区唯一的公办寄宿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17日,记者在食堂一间“首席食品安全官办公室”看到,墙壁上挂满了员工晨检记录、消毒记录、留样记录、废弃油脂去向台账、试尝记录、食品采购索证凭据等材料10余种,总务主任刘益是完成这些检查和登记工作的专职人员。
“学校现有学生1900余人,其中1300人在学校食堂就餐,哪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后果都不堪设想。”刘益告诉记者,从食材进入食堂到饭菜送到学生手上的全部环节,都是“安全官”的监管范围,验货、操作、试尝、留样,甚至所用食材是否足量,“安全官”都不敢有丝毫马虎。
据雁江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区已将全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食堂全部转变为自主经营,并严格落实资阳市食药监局实施的“首席食品安全官”制度,把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头。今年,凡有食堂的学校,全部配置了首席食品安全官。
此外,教育局还建立了食堂年终考核机制,通过有无出现安全事故、有无安全投诉、学生满意度调查等指标对全区食堂进行拉通评比,对优秀食堂进行表扬、问题食堂进行责任追究。同时设立学生“伙管会”、家长“伙食管理委员会”参与食堂监管,形成了教育局、学校、社会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立体监管体系。
“不仅食堂操作规范,而且饭菜也足量,还有老师陪着一起吃。”三贤九义校学生张紫萱的妈妈杨凯歌说,这些年关于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不断,但到学校实地参观后,心里踏实多了。
新闻推荐
■钟华本报记者王继实习记者雷彬冬日沱江,朦胧妩媚。漫步资阳城区“一江两岸”,处处美景如画。站在城东新区滨江路堤景观带上,眺望着不远处不久前建成通车的沱江三桥,与景观带中段的百草...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