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精神不振、为官不为,“散”是又一突出表现;正风肃纪,必须从严治“散”。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者,规则与礼法也。在我们的社会里,家有家规,党有党纪,国有国法,任何人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不可能放任自流,任其我行我素,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我们有的干部,明明担负着一定的职责,却好像连这个基本常识都不懂,大局意识差,不讲规矩、不守制度,会上不说、会后乱说,重大事项不请示报告,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等等。这就是典型的“散”。一个“散”字生动传神,把有的干部视纪律为无物、将工作当儿戏、把职责抛脑后、混天过日、无所用心、无所作为的心理状态展露无遗。究其原因,不是不懂常识,而是思想“总开关”出了问题,目无组织、目无纪律,缺乏大局意识,没有事业心,丧失了责任感,不但严重影响了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还败坏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百害而无一利。从严治散、凝心聚力,势在必行。
治散聚力,要增强大局意识。什么是大局?就资阳而言,进一步推进改革、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就是大局。我们的各级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从这个大局出发,着眼大局、围绕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岗位,担起应有责任,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执行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心无旁骛做好本职工作,进而在全市形成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强大合力,把改革发展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治散聚力,要增强制度约束力。凡事都要讲规矩,制度管人管事,制度就是规矩。无论是干部作风建设,还是推进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之策。我们不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构建长效机制,而且要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牛栏关猫”式的制度是不行的,缺乏刚性约束的制度等于形同虚设。我们的各级干部说话办事干工作,都要讲规矩、守制度,守纪律,令行禁止,一切按照规矩来,切实革除“散”的弊端。
治散聚力,要重拳“治散”。纪律松弛、人心涣散、一盘散沙,则事业无成。在某种意义上, 干部的“散”也一种沉疴顽疾,必须严明纪律、从严整治。对不讲规矩、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行为,要坚决纠正、严厉禁止,对顶风违纪违规的,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促进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
新闻推荐
文艺志愿者创作书法、绘画作品赠送群众。“艺术真是太有意思啦,长大了我也要当一个文艺家。”近日,市文联“文艺润心·情暖万家”文艺志愿服务队在雁中社区对留守儿童开展剪纸、美术、书法等知...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