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禾亿制药有限公司水处理车间工人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钟华 本报记者 王继 实习记者 雷彬
12月10日早上9点过,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行政经理薛建国刚刚上班就匆匆赶到四川禾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了解设备安装和调试进度。他告诉记者:“禾亿药业是园区去年引进的一家主要生产中药滴眼液的制药企业,在全国仅此一家,预计年产值可达2亿元。”
“薛总,你咋个又来了?”刚刚进入车间,正忙着调试精制配液设备的李代江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在他看来,薛建国三天两头的催促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因为自从他和工友们入场一个多礼拜以来,天天从早上8点过忙到晚上9点钟以后。
李代江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认一个理:“这是制药厂,设备和工艺绝对不能有任何马虎。”只和薛建国打了个招呼,他便头也不抬地继续忙起手中的活儿。
“实际上,我又何尝不知道他们忙得很呢?只不过使命在肩,刻不容缓!”薛建国略显尴尬地告诉记者,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是根据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的千亿医药产业园区,属省级重点项目,也是资阳市着力培育的“医药企业孵化园”,被业界誉为“西部药业航母”。
根据规划,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将建成中药材加工提取区、中西药品生产区、出口药品生产区、配套产业区、生物制剂区、医药文化博览区6个功能区;建设现代中药新剂型及西药生产线15条,按欧盟标准建成国际化生产线6条。到2015年,园区将成为西部最大的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医药产业园,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
然而,项目的推进却并非一帆风顺。据介绍,医药生产不比一般的商品制造,企业在新产地签约后,还必须经过原产地相关部门的转移同意,期间手续繁杂,“等待的时间动辄数月。”“让人操心的是好些入园企业面临着资金缺口大,融资难等诸多问题。”薛建国说,为力保园区项目顺利推进,园区甚至不惜采用设备租赁的方式,保证企业尽快建成投产。
“尽管企业面临寒冬的考验,但我们依然对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充满期待!”薛建国认为,生物医药产业属于朝阳产业,资阳医药产业基础也较扎实,成长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薛建国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引进18家企业,其中4个项目已经竣工投产,包括旭东制药、维尔仕生物制药、普康饮片和配套企业柏锐印业。以维尔仕生物制药为例,该企业主要生产白藜芦醇,是一种肿瘤化学预防剂,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今年1到10月,该企业已实现产值800万美元。
“随着禾亿药业的竣工投产,‘西部药业航母\’将再添一分底气。”据薛建国介绍,禾亿药业设备安装已接近尾声,精制配液、灌装线等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年底前就可以试运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范秀萍)12月17日,市委书记周喜安主持召开市委党建工作专题会,强调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为推动资阳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康俊汇报了全市党建工作情况...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