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职教中心举办的心理知识图片展吸引了学生们。■ 本报记者 杨佳鹭 实习生 祝耀
每周四下午,安岳职教中心都有学生们前来,他们有的在沙盘游戏治疗室里开心地玩着沙盘游戏,有的在音乐放松室里听着音乐放松身心,有的在心理渲泄室里拳击假人,渲泄心中的愤懑……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序开展着。
这只是资阳市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资阳市把心理辅导站建设作为全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工作的重点之一,积极做好心理辅导站点建设,构建市、县(市、区)、学校三级心理辅导站点,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搭建了一个平台。”据市文明办相关人员介绍,为了加快心理辅导队伍建设,资阳市通过培训和考核招募了89名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组建了一支心理辅导宣讲团队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心理辅导进社区、进学校、进少年宫等活动。与此同时,加强心理辅导站点管理人员、专家组成员、专兼职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组建资阳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QQ群,开通多条心理热线,多渠道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老师,我们能聊聊天吗?”在资阳中学校园中,每天都会上演着温馨的一幕,平日里敬畏的老师,在这里变成了“老师妈妈”、“老师姐姐”、“老师哥哥”,学生们遇到困惑和问题都可以和他们聊天。
“采取亲情沟通的方式,在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下,将日常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次交流沟通,解决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资阳中学心理辅导教师冯琳雅说,有的同学是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从家庭集体到同伴集体的转换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问题,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亲情沟通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我们采取现场跟踪的方法,与同学单独交流、指导,定时与家长或班主任联系,随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在生活中更自主、自强、自爱、自立。”该校心理辅导老师杨红说,同学有困惑时,可以随时找她。
“我们经常收到学生类似于‘老师,我想找你聊聊……\’之类的纸条,对学生心理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学生的需要\’,及时介入、处理,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据该校“寄宿制高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老师介绍,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心理信箱、“心语广播”、心理体验、心理黑板报宣传以及“家长学校”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心语小屋”辅导室,对来访学生、家长进行个别辅导,采取“塞纸条”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以前,我总觉得父母不爱我。”该校高二学生张某说,“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让我觉得没人理解,还讨厌上学,通过心理老师辅导后,我懂得体谅父母了,会主动打电话与他们联系了。” 高二学生朱某告诉记者,参加学校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后,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时会先冷静思考,然后再找老师,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走极端了。“现在,我处理问题能站在客观或别人的角度思考,比较理智,不再情绪化。”
据悉,资阳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资阳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组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设置。各学校均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等,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如心理剧、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新闻推荐
周喜安在资溪街道办事处雁南社区调研。本报记者张青青摄本报讯(记者范秀萍)12月16日,市委书记周喜安来到雁江,深入园区、企业、项目现场,走进乡村、社区、学校,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他强调...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