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全企入网四川网购破局“买多卖少”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1-30 18:46   https://www.yybnet.net/

问“电商”在四川火不火?点击登录淘宝、京东、亚马逊等全球知名电商平台,输入四川,你会发现,四川“触电”者比比皆是。如卖红薯、卖柠檬、卖黑木耳、卖竹椅、卖牛、卖钒钛……来自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4年,四川省电子商务交易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40.5%;网络零售额1428亿元。这么火,赚钱吗?仁寿县中盛禾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老板曾文云却很谨慎:“实话实说,我是买得多卖得少。毕竟,生产规模、物流渠道、农村网络等问题,让我触电后放不开手脚。”

四川网购买多卖少,这是一个不争事实。去年天猫“双11”网购节收官,四川网购继续“逆差”:卖的没有买的多。“剁手党”们买入586.9万单,但四川的阿里巴巴电商卖家仅卖出155.4万单。

如何改变“买多卖少”?昨天,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长魏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做大做强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实施“全企入网”。

什么是“全企入网”?去年3月9日,省商务厅省经信委联合举行“四川全企入网工程启动仪式”。据介绍,该工程的目标是用2-3年时间,推进70%以上在川注册的工商企业进行电子商务营运业务。

做大本土电商平台,“全企入网”战略又该如何落地?“电商”成为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们的热议话题之一。

有多少川货在触电?安岳柠檬 从产地到餐桌零距离

2014年6月26日,占全国柠檬产量80%以上的四川安岳柠檬正式挂牌上市,这标志着安岳柠檬产业迎来包括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物流等全生命周期的跳跃式发展,并真正掌握安岳柠檬的话语权。

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岳柠檬开启了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电商化交易、创建全球柠檬行业网上交易中心的历程。“这是一个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市场平台,直接打破地域、信息、运输、贮藏等瓶颈,减少流通环节,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零距离对接。”

尝到触电甜头的,还有青神“火烧木”。省人大代表、青神县长胡国民在其《关于青神县电子商务现状的调研报告》这样写到:目前,火烧木已占据全网70%销售额,成为青神电子商务领军产业。全县销售火烧木家具的网店近100家,年网上交易额1亿元以上,带动全县发展火烧木生产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1500人左右。

除了农产品,攀西地区的钒钛也“触电”尝到甜头。2014年11月28日,攀枝花钒钛交易中心开业,当地的“特产”:钛精矿、钛白粉、钛锭、五氧化二钒等工业产品,开始电商之旅。开业当天,就实现总成交额2250万元,交易钛精矿1000吨,签约贸易额73.4亿元。

像安岳柠檬、青神火烧木、攀西钒钛等一样,还有多少川货可以“触电”?

省政协委员、资阳市政协社工委副主任谢春鸣说,川货“触电”并不难,只要发展成规模,或者有龙头企业带动,便能顺利“触电”。“如果产品无差异,品质不出众就很难做大,安岳柠檬前几年推销也很难,但是最后成为了全国柠檬的国标。”因此,政府须有电商思路,树立标杆企业,做好电商人才储备,才能让川货不仅“触到电”,而且演变成有收益的电商产品。

代表委员怎么看?买多卖少“吃亏”在于起步晚

四川电商缘何“买多卖少”?致公党四川省委提交集体提案为四川电商“把脉”。

这份题为《加快推动四川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提案认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近年来,四川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明显短板。主要表现在:庞大市场需求潜力未被挖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重视程度不同,发展不均;电子商务介入农村生产生活不深;优质、特色的农产品难以通过电子商务进入市场,阻碍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起步晚吃亏!省人大代表、青神县长胡国民对此也有同感。

胡国民说,以青神为例,目前全县已有网店近500家、微店260多家,预计今年可实现网上交易额2亿元以上,从业人员达到2500余人。看上去在省内已有名气,可是,青神电商正面临“四大发展瓶颈”。

“首先缺人才。”胡国民说,电子商务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新兴行业,对人才专业素养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大部分高端电商人才聚集在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引进高端电子商务人才难度巨大。其次,市场不够成熟。目前青神电商抱团发展意识较差,同类电商占取市场的手段大多以价格战为主,导致形成恶性竞争。由于缺乏有力的引导和规范,造成物流配送体系仍不健全,快递只能送达县城及其县城周边乡镇,也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本县内并没有形成浓厚的电商氛围。

来自两会的声音如何破局“全企入网”借力第三方

如何改变“买多卖少”?致公党四川省委给出“借力第三方”建议。

在提案中,致公党四川省委还特别提及阿里巴巴启动的千县万村计划,即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将电子商务覆盖到全国1/3的县以及1/6的农村。

致公党四川省委建议,随着各大电商平台的开发、扶持农村电子商务举措的颁布,应鼓励农村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来发展本地的电子商务,利用第三方平台服务提供商不断创新质优价廉的服务产品,鼓励开发面向农村电子商务需求的定制服务,帮助农民网商降低业务成本,鼓励网络平台进一步透明化,在平台上建设共享信息、知识和业务的“社区”,为业务“链”的拓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与经验支持。

对借力第三方的发展路径,资阳市政协通过集体提交《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提案支招。

这份提案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与发展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利用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四川“首位城市”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研发基地的吸引和聚集效应,加强与周边省份区域合作,构建开放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借助省外电子商务平台输出“四川制造”,实现互利共赢。

阿里巴巴为何实施千县万村计划?昨天,多位受访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均给出相同答案:电商未来在农村。

那么,“电商下乡”路如何走?

致公党四川省委通过提案建言: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需求增长领先于其他电子商务领域的实际,积极协调农村电子商务与其他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把农村电子商务和扩大农村消费,作为推动四川省农村发展的政策突破口和实验田。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重点培养适应新型农业和互联网社会的“新农人”,而且要公益性、普适性地为广大农村人口提供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最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积极促进四川省农村电子商务与阿里巴巴、苏宁、京东、顺丰等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融合发展。

资阳市政协也对“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出建议,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和“全民触网工程”,在城郊和重点场镇、主要行政村建设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运用电商手段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推广“网购店取”模式,推进城乡电子商务协调发展。

牛好不怕巷子深

一年卖了6000头

“我的牛,只通过网上卖,买主来自云南、贵州、重庆等全国20多个省市,现在一年卖6000头,销售收入3000多万。”中江县清福肉牛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克兵一说起电子商务,一下子就来了劲,声音也提高了许多,“不只卖牛,下一步我还要把牛肉深加工,卖牛肉产品,也只通过网上销售。”

那么,一头牛是怎么完成它的电商之旅的?只在网上卖牛的何克兵又是怎样一年卖出去6000头牛的?

在百度搜索,只要输入“中江肉牛”或“四川肉牛”,就会出现三四十万条相关信息,而这里面很多都包含“中江清福肉牛”相关信息,“花了钱做推广。”何克兵直截了当地说,只做网络销售,首先就必须要在网上推广好。

“我们养殖基地是德阳境内最大的养殖交易中心,每天都有400—600头的牛等着交易。”何克兵的网站上,对基地的品种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介绍得很全面,“客户一般看了这些图片就知道大概的情况了,图片基本每天都会更新。”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何克兵的养殖基地在德阳中江县永太镇一个村子里,“如果不通过网络销售,我们这么偏的地方,谁会走到这里来买呢。”

随着网络知名度的提高,何克兵的牛销量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中江周边,卖到了宜宾、重庆等地,最后卖给了云南、贵州、山东等地的买主。

除了自己养殖基地的牛,何克兵发动周边的群众一起养牛,“牛不够卖了,就用合作社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增收。”何克兵说,现在是卖牛,下一步要把整个牛身上的产品来深加工,“牛肉、牛皮产品等,都要生产出来,而且只在网上卖。”

让中江县商务局局长陈昊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去杭州阿里巴巴总部考察的时候,对方介绍四川网销的特色产品居然是牛,“中江的肉牛,贡献不小呢。”

“除了牛,中江挂面和丹参也是网络销售的主销产品。”据陈昊介绍,2014年,中江共有网商(个体)300家,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3.6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3000万元。绵阳

农业公司在转型

每村都建配送点

在绵阳做了十几年传统商贸企业的赵飞,就做足了“加速跑”的准备。去年底,他做了一件让同行“惊呆”的事情——花大钱办起网上商城。

如今,赵飞的商城总算磕磕绊绊开起来了。就在去年11月4日当天,江油还组织了几十家传统农产品公司负责人,向赵飞讨教“跨界”经验,一个新消息就在当时“惊呆”在场的老板们——赵飞钓上了京东这条“大鱼”。“我们正在和京东谈合作,准备建一个农村电商生鲜基地。”透过这个信息,不少企业负责人看到了农村电子商务这个新趋势。

无独有偶,瞄准农村电子商务这块“肥肉”的,还有马玉清。

作为绵阳市高水农副产品批发有限公司的信息中心主任,马玉清让组建于1993年的传统农业公司转型做电商:“大家都想做,那就看谁做在了前面。我们网上平台在月底就能上线,线下近1500个商家,都能在线上找到。”马玉清告诉记者,为延伸业务,他们还将以村为单位建配送点。

“每村一个配送点,每个点位都配备了电脑和人员,合作社、村民、企业等都可以在配送点实现网上买卖。”马玉清告诉记者,村级配送点即将在三台县开建。目前,公司已与银行总行达成协议,在三台建立区域性电子商务结算系统,覆盖全县967个村。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 唐金龙田雪皎姚茂强制图姚海涛

新闻推荐

今天起 200张车票送到幸运读者手中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余行实习记者杨力)“看了10多年的《华西都市报》,这个活动办得好,明天我就在家中等你们送票来。”9日上午,市民余先生得知自己抢到了最后一张回雅安过年的车票,显得特别激动...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全企入网四川网购破局“买多卖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