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坚持开放发展,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作为“十三五”时期成都市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十三五”期间,成都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门户城市,如何着力?成都规划建设国际内陆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怎样布局?成都实施“筑巢工程”,吸引国际组织和外国领事机构落户,拓展国际朋友圈,如何实现?成都拟2020年与半数全球50大繁忙机场实现直航,有何举措?
昨日,成都市举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发布会,围绕“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主题,市商务委、市交委、市外事侨务办、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新闻发布。
【市商务委】
着力3个方面
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门户城市
1
实施服务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
2
加快打造国际购物天堂,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3
抓好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围绕成都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门户城市,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三大着力点。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10年,成都市服务业发展总体定位是:建成高端服务功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2025年实现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7万亿元左右。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一目标将通过‘两步走\’战略来实现。”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走创新、融合、外向、集聚、高端的发展路径,并重点完成“成都服务”的核心功能、产业支撑、承载能力和改革创新四大任务。
我们将依据成都市未来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功能、比较优势以及国家战略对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要求,通过实施系列服务业提升行动,提高成都市服务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加快建设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提高成都商贸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未来成都将实施商贸产业提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城市国际化营销、‘互联网+’价值提升和市场商品服务丰富五大行动,构建商品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消费等多元一体的综合消费环境,在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全市旅游总收入要达到6570亿元,其中购物消费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30%。”
如何抓好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门户城市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要全力推进中法(成都)生态园建设和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建设。” 据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中法生态园的发展定位是:绿色低碳的生态之城、开放协作的国际之城、兼容并蓄的文化之城。值得一提的是,德国韦伯管理顾问咨询公司中国事务所与德国博世集团总部就在成都中法生态园建设工业4.0学习工厂项目达成初步共识。
谈及成都中法生态园的建设,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高起点开展园区招商,高质量促进项目建设。在推进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建设方面,要深化对德招商合作,对标“德企需求”建好园区,多渠道扩大开放合作。
【市交委】
打造3大枢纽
建设国际内陆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
国际性区域航空枢纽
2
国际性区域铁路枢纽
3
国家区域性高速公路枢纽
会上,市交委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了成都如何建设国际内陆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相关情况。
如何打造国际性区域航空枢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推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全面提升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服务水平,加密国际、国内航线网络,构建“一市两场、国际多直达、国内强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现代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巩固国内航空第四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力争成为国内航空第三大国际航空枢纽。
“未来成都将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对外铁路运输体系。构建成都至重庆1小时快铁交通圈,至周边省会城市兰州、西安、贵阳等4小时快铁交通圈,至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8小时快铁交通圈。” 谈及建设国际性区域铁路枢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至“十三五”期末,建成成都铁路枢纽 “二环十射” 对外铁路网络,初步构建成渝西昆贵菱形经济圈高铁网骨架,全面实现与国家高铁骨干网络的直接互联。
在建设国家区域性高速公路枢纽方面,据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构建“三环十三射”高速路网,形成“覆盖全域、畅接全省、辐射中西部、通达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实现成都至重庆3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至周边省会城市贵阳、昆明、西安、武汉8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20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
“十三五”期间,力争建成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形成串联成都及周边德阳、资阳、眉山等城市的高速大环线;结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进度,同步开工建设成都新机场高速,对外连接规划的资广潼高速,形成直接联系重庆的第四条高速公路通道。实施对市域内技术标准较低、通行能力不足的高速公路的提档升级,启动成彭高速、成乐高速、成南高速等高速公路的扩容改造,进一步提升全市高速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强化与成渝西昆贵菱形经济圈及“一带一路”城市间高速联系。
【市外事侨务办】
着力3个方面
推动成都国际化进程
1
规划建设成都领馆区
2
积极发展国际友好城市
3
吸引更多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落户
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实施“筑巢工程”,规划建设成都领馆区,积极发展国际友好城市,吸引更多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落户的有关情况。
外国领事馆数量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十二五”期间,6个国家获批在蓉设立总领事馆,总数达15个,居中西部第一、内地第三,成为全国内陆地区“领馆第三城”,而领馆区是设领城市的标配,是影响外国政府设领的重要因素,是满足更多国家在蓉设领的重要保障。据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筑巢引凤”,尽快建好成都领馆区已被市委、市政府纳入“十三五”规划和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设重点工作计划。
2015年是成都友城发展最快的一年,国际友好城市增加了7个,包括泰国清迈、波兰罗兹等;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加了8个,包括美国旧金、意大利米兰、俄罗斯索契等。目前成都的国际友好城市达到29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到39个。
成都市友城全球布局更为完善,友城间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已形成“成都的朋友遍天下”的良好态势。同时,在市外事侨务办的支持下,各区(市)县缔结的国际友城由4个增加到10个,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由7个增加到44个,其中12个区(市)县取得了友城建设“零”的突破,首次尝试“走出去”交朋友。
据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已加入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亚太城市旅游振兴机构等9家国际机构。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成都观测点、世界城市和区域电子政府协议组织亚洲地区联络处等联合国机构或国际性组织11家,中国德国商会华南-大西南区分会、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成都办事处等外国商会及商贸机构39家,法国蒙彼利埃市成都代表处、波兰罗兹省及罗兹市驻成都经贸办事处等外国地方(省、市)机构7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医生组织等多个国际机构常年在蓉开展项目和活动。
围绕“坚持开放发展”主题,谈及下一步安排,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利用成都自身文化禀赋和多种资源,与市级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部门共同研判,加强与联合国等国家间国际机构建立长期项目合作;积极鼓励高校吸引国际科研机构设立研究中心;争取加入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机构,在条件成熟时吸引其来蓉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发挥外国商会、外国城市代表处的聚集效应,推动更多类似机构落户,并促进外国政府在成都开设签证中心。
【市物流办】
构建2大枢纽
着力打造国际区域物流中心
1
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
2
开放型国际铁路枢纽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强调,要主动对接国家互联互通计划,高水平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铁路港,拓展提升蓉欧快铁和中亚班列,加快完善西部高速公路主枢纽,着力打造国际内陆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区域物流中心,进一步塑造具有国际优势的生产环境。
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巩固作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并成为全球重要的一个航空枢纽节点,实现与国际其他航空枢纽节点的有效对接。计划到2020年稳步迈入国内航空城“第一方阵”。
谈及主要举措,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构建“一市两场”航空枢纽格局,加快推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末建成投用一期工程;同步推进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提升工程。构建“国际多直达、国内满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拓展4小时航程的亚洲航线网络,加密10小时航程的洲际航线,开发10小时以上航程的跨洋洲际远程航线。构建高密度衔接的国际国内航线网络,与全球50大繁忙机场中的25大机场开通国际直飞航线,实现成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直通互联。同时,打造“西部共享航空枢纽”,构建以成都为中转枢纽的国际航线网络。全面提升地面服务,吸引全球快递巨头在航空物流园区建设中欧航空货物转运中心。
“实施‘蓉欧+’互联互通战略,依托国家开放口岸、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境商品指定口岸等开放型平台,加快建设开放型国际铁路物流枢纽,构建东至日韩、西至中亚欧洲、南至东盟的国际铁路物流网络,构筑国际物流、国际产业、国际贸易协同发展的开放型经济高地,着力打造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平台和联通欧洲泛亚的桥头堡。” 谈及加快建设开放型国际铁路枢纽的主要目标,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快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深入推进“蓉欧+”战略,创新铁路港运营服务模式,到2018年,将成都铁路港建成集装箱吞吐量最大、通道竞争实力最强、临港配套功能最优的国内最大的国际铁路港。
据介绍,成都将构建“一心三向多通道”的出川出境铁路货运班列网络,重点开好蓉欧快铁,稳定开行中亚班列,抢先开通“泛亚班列”,形成内畅外通、区域辐射、联动欧亚的铁路大通道。
同时,深入推进“蓉欧+”战略。运用互联互通模式,全面开通成都至深圳、宁波、厦门、昆明、武汉、凭祥等国内10个以上城市的铁路快运班列,实现蓉欧快铁揽货范围覆盖日韩和东盟各国;延伸蓉欧快铁欧洲端辐射范围,建设德国纽伦堡等10处以上欧洲分拨中心,最终形成面向省内、国内、国际“三个市场”的“一线两核多点”网络揽货、多点合作格局。还将创新铁路港运营服务模式。本报记者 胡清
新闻推荐
王东明主持召开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座谈会强调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 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新初李昌平吴靖平王宁甘霖叶壮唐坚唐良智等参加座谈会
四川日报讯(四川日报记者张宏平)在赴成都、德阳、绵阳三市调研后,2月19日上午,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成都主持召开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座谈会,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成都平原经济区全面创新改革和...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