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十二五”收官,2015年也悄然隐退到时间帷幕之后。
一年,在时间的长河中仅仅是一朵小小浪花。然而,2015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却在“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上做了大量工作,为推进资阳市“三区一都市”建设和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扩大就业
做无业人员的“圆梦人”
市人社局始终坚持把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全力稳定就业大局,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
该局积极整合人力资源市场,通过举办“人才回引工程”、“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等大型就业服务活动,认真开展就业服务,积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稳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数量和质量。2015年,全市促进资阳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2563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653名,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47个。
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常态化为广大创新创业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小额贷款、资金补助、结对帮带、创业论坛等全方位服务和支持。
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把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比较雄厚的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纳入技能培训范围,积极为其协调申办“四川汽车技师学院”,已通过验收。
2015年,资阳市城镇新增就业291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6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7%。帮助1004名登记失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帮助194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全年共组织1089名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6304人。全年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69.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57.2亿元。
加强保障
做百姓生活保障的“贴心人”
大力落实社保惠民利民政策,着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纵深拓展。顺利完成2015年度养老金调待工作,人均普调162.46元/月。全面实行社会保险市级统筹,着力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运行机制,继续扩大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覆盖面,2015年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累计354.53万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完整。结合金保工程建设,积极推动“五险合一”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全市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126万余张,社保卡启用率超过50%。
全面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大病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同步结算。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强基层平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市的所有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社区已全面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下延。
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立三方定期分析研判劳动关系形势制度;依法规范劳务派遣,深入推进三方机制向街道、乡镇与产业园区延伸;强化基层调解组织,建立乡镇(街道)调解组织178个;开辟“绿色维权通道”,启用“一步到庭”简易程序;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环境,教育引导企业自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提高依法用工意识。2015年,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3%、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3%。
政风建设
做便民平台的“建设者”
市人社局积极开展行权事项清理、下放、对接工作,将全局全部10项行政审批事项、8项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实现“一口受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将8项市(州)权限下放到扩权试点县。
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坚持工作人员座牌、吊牌、外出“三公示”,亮明身份,接受监督。
持续加大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力度。升级改版人社局、社保局、医保局的门户网站,设立“资阳就业”公众微博,人社系统服务窗口均公开了办事流程、服务承诺和人社政策,为办事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询渠道。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更进百尺竿。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市人社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站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前沿,以革故鼎新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勇气、敢创大业的志气,奋力开创人社工作的新局面。钟吉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毛天才)为贯彻落实全省公安机关深化改革助推发展服务群众的精神,改进便民服务举措,从1月至3月,资阳市看守所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了网上办事预约业务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网上预约是在省公...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