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一曲高腔20年“资阳河”里付平生

来源:资阳日报 2016-03-30 21:50   https://www.yybnet.net/

陈建国展示他制作的戏帽。陈建国的建东川剧俱乐部在演出。□实习记者 李青依

“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川剧像是一条潺潺流动的河流,从古至今,淌过世世代代四川人精神文明的沃土。陈建国,一个普普通通的资阳农民,却将自己的一生注入在这条河流。

3月27日,雁江区新场乡双河村仿佛一座空村,一路未见一个村民。在村子的另一头,一座略显陡峭的山上,百余名村民正围聚在山腰的观音庵前,看陈建国带领着他的建东川剧俱乐部演员表演的川剧曲目。

在双河村的表演结束了,陈建国照例送别了所有演员们,然后独自回到了位于雁城的家中。自从三年前老伴儿过世后,他一直独自居住。昏暗的楼道灯光下,老人吃力地搬运着几大箱表演服装。他告诉记者,每次表演完回家,他都是一个人将所有的服装道具搬上5楼的家中。他说:“我倒不怕辛苦,我只怕有一天,人们想看看川剧、想听听‘资阳河\’,却再也找不到地方看了。”

双河村中观音庵,一曲高腔二十年

在双河村,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这天,村民都会聚在一起在观音庵前摆坝坝宴。而陈建国,坚持每年的这个时候在此为村民表演川剧,已经近二十年了。

今年,陈建国带了演员和乐队一行18人,准备了14个曲目。他告诉记者:“今年天气不太好,去年的观众比较多,好多人都是从附近的村子专门赶来看。”

由于下雨,村里的大小道路都显得很泥泞,车辆通行不便,要来看戏全靠走路到这里,而村民几乎都来了。

村民黄长太和他的老伴儿,一人抱着孙子,一人抱着孙女,步行几里路前来观看表演。他告诉记者:“每年,邀请陈建国来表演川剧是村里的一件大事。”村民们总是早早地自发筹钱,少到几十元,多到上千元。村民的这种热情,除了祈福,还因为现在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爱看川剧平时却没地方看,每年就盼着陈建国来表演。

现场还有一位89岁的老人黄长清坐在第一排一动不动,专注地看着台上。村民说,老人耳朵已经听不见了,却还是每年都坚持让孙子搀扶着自己来看陈建国表演的川剧。

黄长太说:“要是陈建国哪一年不来表演了,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时间。”

年少痴醉川剧梦,雁城淌过“资阳河”

今年75岁的陈建国,出生于雁江区新场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从小就喜欢川剧的他7岁开始跟着家乡的业余川剧团跑龙套。小学毕业后,他务过农、当过搬运、经过商,只要有空都会跟着团队去表演。五十岁时,两个女儿都在资阳城里安了家,他便搬进了城里。

离不开川剧的陈建国,于1998年在资阳建东市场成立了自己的川剧团,组织了一拨川剧爱好者,为观众们表演川剧。

陈建国的川剧团,唱的都是“资阳河”流派。观众最多的时候,一场表演有超过500人来看,把场地周围的围栏都挤倒了。他有些惆怅地说,由于爱看川剧的都是老一辈的人,当年那些川剧团的常客,大都已过世了。

后来,由于多方面因素,陈建国失去了以前的表演场地。即使这样,也无法停下他追逐川剧的脚步,他开始带着自己的川剧团去遂宁、南部、西充等地流动表演。同时还参与各种文化下乡义演、到各个村子“唱庙会”、承接商演……

陈建国说:“我非常感谢团里的川剧爱好者们,任何时候,只要我联系,他们都会尽力赶来。大家都真心热爱川剧。”

目前,陈建国团队中常驻的演员有近两百人,来自省内各个地方。

一针一线绣素心,四面清风唱蜀戏

2011年,陈建国的川剧团正式注册为资阳市雁江区建东川剧俱乐部。

平时,俱乐部演员们演出时头上佩戴的精美的川剧帽子,一针一线,全都出自陈建国的双手。由于川剧帽子地域性强,“资阳河”流派的川剧自有风格,不好定制也没有厂家生产,于是他在40多岁时,开始自己制作川剧帽子。20年下来,他手工制作了上千顶川剧帽子。

由于表演价格比一般的川剧团体低,陈建国的川剧俱乐部长年处于亏本状态。他和老伴的积蓄已全部用于川剧事业。现在,他全部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两个女儿给的赡养费。大女儿在经济上对陈建国的川剧事业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她说:“我不懂川剧,只是希望父亲过得开心。”

由于持续亏损,陈建国曾经也想过放弃。他说:“曾经我把所有的川剧服装都卖了,准备不干了。”但有一位看过陈建国表演的村民对他说:“你要是不演了,我们去哪儿看啊?”这句话让陈建国心里大受震动,思来想去后,他托人重新购置了演出服装,又开始干起来。

俱乐部一位演员杨女士说:“这么多年下来,陈团长为俱乐部花进去的钱、费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他这一生,真是为川剧而活。”

说起今后的打算,陈建国爽朗地笑起来。“我今年75岁,身体尚还硬朗,感觉自己至少还能再唱5年。”

老者的担忧

盼望更多年轻血液 能够加入进来

2015年,陈建国带领着自己的建东川剧俱乐部演出了共216场。

陈建国说:“建团18年,现在团里年纪最小的演员也已经40多岁了,都不年轻了,也不知道还能走过多少个18年。我们都盼望着能有更多年轻的血液加入进来。”他反复强调:“‘资阳河\’是资阳文化的光荣。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从俱乐部创始之初就跟随陈建国进行川剧表演的李平说:“如果有一天,陈团长唱不动了,我们会接下他的接力棒,继续坚定地将川剧这条路走下去,并且尽我们所能,将这个接力棒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记者手记

传承传统艺术 需坚守心中的热爱

川剧“资阳河”流派已由一代又一代资阳人传承至今,走过了百年历史。然而,接下来它又还能走过多少个百年呢?戏曲的传承,说到底是人的传承,既包括演员的传承,也有观众的传承。人在曲传,人散曲终,在戏曲文化逐渐褪去热度的今天,仍然有像陈建国这样的民间艺人,在坚守着自己心中的热爱,这是传统艺术发展的希望所在。当前社会所需要探索的,不仅是培养专业的戏曲艺术人才,还有如何为民间艺人提供一个温暖、滋润的发展土壤,让戏曲艺术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中。

新闻推荐

电子科技大学与资阳市洽谈校地战略合作

本报讯(记者胡佳音)3月29日,电子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教授向勇,美国纽波特纽斯市友协中美分会驻蓉办事处主任吴冕一行,到资阳市洽谈校地战略合作事宜。副市长周燕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向勇...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曲高腔20年“资阳河”里付平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