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慧
4月上旬,资阳市举行了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高三学子们也进入了最后一轮冲刺复习阶段。而2016年四川高考语文、文综将使用全国卷。面对全新的全国卷,最后40多天的时间里,考生们如何进行最后的针对性复习,对此,资阳中学教师结合“三模”中的语文、文综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
语文
强化记忆基础知识 加强作文训练
“三模”考试后,对学生们考试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后,老师们发现基础知识依然是同学们的大问题。“特别是语文古诗词背诵、文综基础知识等教材知识,学生记忆不过关,考试的时候很容易丢分。”高三语文教师唐丽表示,高考有60%左右的内容属于基础性内容,而想要得高分,基础知识就必须“逗硬”。同学们在后期复习中,坚持背诵重点诗词、语音、语意等内容。
同时,对语文分值最大的作文而言,同学们在后期复习中,需要锻炼“审”的能力。“有的同学不会审作文所给材料,写作内容上流于形式,抓不住出题人的本意。”唐丽表示,后期复习中,同学们无需大量锻炼写作文,多看一些优秀的作文,体会作文的本质内容,学会分析作文题目的本质,抓住出题人的意思,作文才能得高分。
历史
重视审题技能训练 构建知识体系
审题不清是很多学生的通病,每次考完后发下试卷,很多同学感叹:“这么简单的题,我都做错了。”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审题不清。高三历史老师唐刚表示,“三模”考试中,审题出错造成大量失分的同学较多,而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基础知识不熟,缺乏有效的审题技巧。同学们在后期的复习中,需要经常回顾错题,对错题进行分类收集,分析出错原因,训练中有意识地锻炼审题技能。
“历史的框架非常明显,构建知识体系是后期复习的重点。”唐刚表示,要对整个高中阶段的历史纵、横都能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目前,同学们在历史学科的重点就是查缺补漏,利用书本进行纵向和横向复习,“只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们做材料题就能灵活调动知识,充分把握题意,完整作答。”
政治
加强时政专题训练 提升解题技巧
“全国卷去教材化非常明显,时政性的知识点比四川卷更多。”高三政治老师张丽琼表示,“三模”考题中,资阳中学的学生集体都反映出欠缺时政知识,不会运用时政语言。在后期复习中,老师将专门进行时政专题训练,对今年的一些热门时政进行一一讲解,例如:供给侧改革、《慈善法》修订、国企改革、农村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等等。
在时政专题训练的同时,也要对同学们的解题技能进行训练,“答题主要就是考察学生提取信息、调动知识、描述阐释、论证探究四个方面的能力。” 张丽琼表示,多让学生自主学习,集中力量训练薄弱环节。
地理
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学会看分解题
“两个半小时完成三科内容,就必须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地理老师满红兵表示,在此次“三模”考试中,一些学生的文综成绩不如意,有部分原因就是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做题时不会做取舍,特别是地理科目,很多容易得分的题,考生们因为时间而错失分数。在考试中,满红兵建议同学们做题分三步走,首先粗略读题和材料,其次中等速度读材料并勾划题中所给的图和图例、文、表,以及题目给出的设问、分值,此时学生便可以调动50%~60%的基础性知识,分析该题考察的内容。
“当前两个步骤完成后,考生就要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进行时间的分配。”满红兵表示,遇到确实不能立刻解答的题目,便立即选择放弃,继续选做其余试题,“利用有限的时间,先把能解决的问题百分百做好,再返回做当时不会的题,有可能还能做得更好,分数也会有惊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佳鹭凭着对焊接工作的执着追求,他从技工校毕业后分到资阳内燃机车厂一分厂铆焊车间,一干就是25年。凭着一股坚韧的拼劲,他刻苦钻研、苦练本领,先后考取国际焊接技师、国际焊接教...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