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华在娇子大道保洁。□ 本报记者 张方金 刘雨润
4月13日,当记者来到雁城娇子大道时,环卫工人董玉华正娴熟地捡拾、清扫路边的垃圾。这只是她16年坚守环卫岗位中普通的一天,她用勤劳开启城市的黎明,用坚持迎接城市的夜晚,为给市民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做着自己的努力。
坚守岗位 她不畏清苦
正值午休时间,可董玉华已骑着电动保洁车又开始了清扫工作。董玉华说,现在还不算很累,最辛苦的是落叶时节,刚扫干净一段路,风一吹又要重新扫。早出晚归,全年无休是她的工作常态。
说起工作的繁重和清苦的生活,董玉华没有抱怨,她反而很庆幸自己能够当“城市美容师”,靠这个工作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董玉华告诉记者说,她非常喜欢“城市美容师”这个称呼。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董玉华都保持全勤,当整座城市还在睡梦中,她已经穿梭在大街小巷开始一天的清扫工作了。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董玉华的双手指边黝黑而皲裂。她坦言这是在资阳市创建卫生城市的阶段,各处卫生死角里的淤泥垃圾都必须要用双手去抠挖造成的。“自从那之后,双手指甲处就开始出现了溃烂的情况。”医生说这是细菌感染,虽然经过反复医治,但是偶有反复。“劳动人民的手是这样的,呵呵!”她这样乐观而轻描淡写地说。
欣慰万分 她还将坚守
最让董玉华欣慰的是,现在她已经能够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于环卫工人的尊重。董玉华动情地说,前不久由资阳市慈善总会、市网信办、资阳网主办的“请环卫工吃暖心火锅”慈善活动,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认准了这份职业。“现在针对环卫工人的政策也越来越好,从2009年起还给我们环卫工人买了保险。”董玉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仅爱岗敬业,还助人为乐,在多年的环卫岗位上,董玉华在清扫过程中为市民捡到了不少遗失的银行卡、身份证。一些市民拿到丢失的东西后,想给钱表示感谢,但每次都被谢绝了。董玉华说:“市民能够一起自觉爱护城市环境卫生,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感谢。”
目前,雁城一共有1600余位像董玉华这样的平凡环卫工人。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换来城区环境的干净整洁。他们的不懈努力,定会唤醒越来越多市民更加爱护城市环境卫生的意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范宇)4月15日,市作协组织资阳作家走进甘孜藏族自治州,学习甘孜州文联、作协关于提升作家创作水平,积极推动“康巴作家群”品牌推广的经验,并开展有关交流活动。甘孜州文联专职副主...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