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同的快板表演引来“粉丝”拍手叫好。本报记者 张青青 摄□ 实习记者 李小凤
“共产党员永不退休,在平凡的岗位上,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要一辈子为人民发光发热”,雁江区资溪街道办事处鸿丰社区退休老党员张德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退休不丢手中笔
“资阳是个好地方,物产丰富响当当,三贤群才流千古……”
4月9日,记者第一次见到张德同。连绵阴雨后,天空清透了不少。早晨9点,一阵浑厚响亮的快板说唱声伴着清新的空气,在雁城中城街东一巷的露天茶馆传开,一群买菜归来的老头老太,正认真欣赏着张德同的表演,时不时拍手叫好。
张德同原是雁江区粮食局的一名普通职工,退休前从事文字工作,平日里热爱文艺活动。三十多年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无论多么繁忙,他都始终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艺创作,写了100多首各类题材的歌曲。退休后,他将重心移至社区,成为了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热心人。
鸿丰社区主任唐远兰告诉记者,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只要需要,张德同都是一通知就到。有人问他为什么喜欢文艺创作,他说:“作为一个党员,写一首歌曲,或一个文艺小品,都是践行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这不仅使自己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影响教育身边的人,使他们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
“作为一个党员,工作上退休了,思想上可不能退休,同时手中的笔也不能丢;社区是社会、是国家的一部分,要为社区多做点工作。” 张德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2000年退休后,张德同更加专注于文艺创作。他把目光投向社区,投向身边的居民,褒扬社区里的好人好事,鞭挞社会的不良现象。于是,一件件感人至深、可亲可近的文艺作品,从他的笔端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
发挥余热“管闲事”
退休后的张德同还喜欢管闲事,为了制止不文明行为,他经常会在社区内巡逻。看到有的人不讲卫生,乱扔杂物,他会一边帮他们捡起来,一边进行爱护环境卫生的宣传,使很多人逐渐改变了陋习,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有的人不理解,问他:“居委会给你多少钱?”张德同说,我一分不拿,我们同住一个小区,环境是大家的,维护好了大家受益,我们都养成爱护环境、保持卫生整洁的习惯,我们的小区就会越变越美。
遇到小区内出现纠纷,张德同也会挺身而出,以理服人。一次,社区工作人员因核对户口,敲门多次,有家人就是不开门,工作人员无奈只好离开。而这户居民却追出来不依不饶地指责工作人员,凭什么在他有事的时候使劲敲门。社区工作人员有口难辩。了解情况后,张德同批评了这户居民:“人家哪知道你家有事,再说人家不敲门怎么为您核对户口呀。耽误了核对户口,万一有事还不是你自己吃亏?”经张德同劝说,这户居民自觉理亏,赶紧拿出户口本让社区工作人员登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党员张德同的行为深深打动了社区每一个党员。大家认为,他是一面镜子,身体力行地示范了一个共产党员如何时刻保持先进性。虽然退休了,但他用自己对党的赤诚之心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实在的“创先争优”党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雨润日前,记者从市房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资阳市成交商品房107.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2%,商品房销售量居全省第二位;成交二手房34.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56%。为助推化解楼市...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