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规劝占道商家。□本报记者 刘梦娜 实习生 李秋君
雁城鱼市口马路市场整治至今已近半年,依然保持着整治后的规范有序,占道经营消失,骑门摊现象也得到很大改善,成为马路市场整治“示范街”。而这都与城管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分不开。
4月7日,记者跟随采访了资溪街道办事处城管、社区工作人员一天的工作,体会他们背后的艰辛。
联合组建步巡队 调动基层积极性
上午8时许,资溪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大队成员,分别与鸿丰社区、黄泥井社区、八角井社区以及桂花井社区的干部、网格员、居民小组长汇合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巡视工作。
每一组步巡队由各个社区牵头,每日对划分区域进行巡视。与此同时,城管车巡队的成员们,一边巡视,一边规范骑门摊商户及街上的流动摊贩。
资溪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大队罗队长认为,以前城管属于单兵作战,人手不够,而社区干部、网格员、居民小组长这个群体,多则达百人,且群众基础牢靠,将这支力量充分发动起来,可加大城市管理工作的力度,也能让整治行动更深入民心。
商贩擅打“游击战”
队员巡视不停歇
“水果莫摆到人行道上哈,老板你赶紧挪到店子里。”上午8点40分,步巡队在规范正东街一家水果店时,遭遇店主阻拦,在磨蹭10多分钟后,店主才将水果箱搬回店内。
资溪街道办事处黄泥井社区书记张茂君说,正东街有几家水果店、蔬菜店的店主每天都会把摊位摆到人行道上,步巡队每次去劝说时对方总会找各种借口,城管现场督查规范好了,待众人走后对方又会占道。
“一条街每天得反反复复走七八遍,不然那些商贩就会反弹。”城管队员邱女士说。
“那些流动商贩我们都认得到,他们一直“打游击”,一天要遇到他们好几回,每次一说他们,他们就跑其它地方去。”城管队员甘女士语毕,众人便再次“偶遇”一个瘦高的水果商贩,这已是当日第5次在不同地方遇到他了。
隶属城管机动大队的曾先生告诉记者,他们要等到下午2点接班的队员来了,才能回家吃饭,夜晚要巡视到晚上10点。
城管执法遇尴尬
遭遇委屈是常事
当天上午,桥亭子社区步巡队、桂花井社区步巡队,在各自辖区规劝占道商贩。其中,位于大东街的一位商贩甚至在步巡队员离去后,仍出言挑衅。
对此场景,罗队长十分无奈。他告诉记者,城管执法时只能暂扣物品,但这容易激化矛盾,加上网上一些舆论让城管形象受损,“很无奈也很尴尬,有苦说不出,心中挺压抑的。”
盼完善配套设施
望实现疏堵结合
“城管赶到我们累,我们到处跑也累。”商贩杨先生说,早前他就去刘家湾新市场、孙家坝农贸市场询问,被告知摊位均已售完,无奈下只能继续在路边摆摊。杨先生表示,如果有可容纳的市场,他还是愿意在固定场所经营。
市民刘先生认为,现在鱼市口巩固成效较好,与城管、社区的巡视分不开。要根治占道经营,除了加大宣传,提升居民、商贩素质外,还希望政府能完善配套设施,扩建市场或在合适位置新建市场,容纳流动摊贩。
最新情况
将建3个农贸市场 满足“便民利民”需求
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为真正实现“疏堵结合、便民利民”的目标,资阳市将于今年加快推进城西、城南等市场改造,推动茶花苑、万达广场北侧、甘家坪等3个农贸市场开工建设及投用。
同时,结合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取缔中桥巷、陈家巷、马家巷和桥亭子马路市场,并通过征求社会意见、政府补贴扶持、部门规划配置,限定经营项目,限定经营业主,在市民生活区相对集中的街道分小区设置一批便民服务区、便民服务点,容纳大批流动商贩。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让流动商贩固定下来,满足管理者、商贩及市民的需求,在不影响交通、市容市貌的前提下,为三方寻找一个结合点、共通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佳鹭)近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资阳市将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次创建活动坚持价值引领、全员参与、师...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