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方金 曹礼芹
提及雁城商业街,可能许多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雁江一中,然后是川剧团、文化局,其实这里原有一个更知名的标志建筑——董钧宅邸。
“马祖留下一莲池,延寿街前挂紫衣,圣泉涌出阿罗汉,书台重整状元梯。” “延寿街”即今天的商业街,文字“挂紫衣”显示,这里有高级官员居住。那么高官是谁呢?据称是资阳三贤之一、东汉五官中郎将董钧,他的宅邸就在商业街15号文化局的宿舍处。
董钧(公元前12-63),字文伯,东汉著名经学家,“当世称为通儒”(《后汉书·董钧传》),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桐子坝人。董钧学识博古通今,其研究的礼学是《庆氏礼》,即今文经学的《仪礼》,门下学生一度多达百余人。对于传播儒家思想,尤其是传播和发展庆氏礼学,作用巨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今想想,在商业街,不论董钧的官员身份,单就能和“通儒”做邻居,是不是倍有面子,在外可以豪气地说,我是董钧的邻居。文化局宿舍的门卫师傅告诉记者,1981年,一场洪水把这里的古建筑都毁了,如果在,或许可以找到董钧遗存下来的一点东西。尽管现在宅邸已难寻踪迹,很多居民也不知道这里住过“大人物”,但是在保和镇的董钧墓还是可以去凭吊的。
漫步于商业街,这条街不大,绿树成荫。旧楼边一栋新楼正在装修,新的居民即将入住。在斜对面的书店里,书籍琳琅满目,一位老人和一位中学生正在挑选图书。而在街的尽头,一所中学内传出阵阵读书声,也许下一个、下一批“通儒”已然在这里长成,仿佛在印证一句话,每条路都有尽头,但路的尽头拐个弯还是路。
有网友说,资阳的三贤虽不是孔孟那样的大儒,李杜那样的诗仙诗圣,萧何李广那样的能臣名将。但是是我们的祖先,我们都继承了他们优秀的基因,就应该把这份文化传承下去。3月16日,“寻三贤遗迹·研儒家礼学”活动就来到了董钧墓,举行汉服祭祀。作为老乡,或者说邻居,还是可以说,董钧,我们没忘您!
新闻推荐
制图邹洪波□本报记者范宇“2015年以来,资阳市中心城区紧紧围绕‘改造、完善、提升\’的城市建设思路,编制谋划了资阳城区城市建设3年攻坚行动项目计划,包括路网完善畅通、绿化景观提升、棚...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