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慧
近年来,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等多举措,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每年都有一大批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陈熙便是其中一员,经过近5年的发展,他的种植、养殖相结合的农业创业道路,已经逐渐走出新模式。
毕业北漂4年
毅然回乡创业
2005年,在四川音乐学院学习声乐表演的陈熙毕业后,到了北京,准备向音乐界发展。
但由于北京和成都的音乐环境截然不同,靠音乐吃饭的机遇一直没有光顾陈熙,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应聘到一家大型商场,找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
2009年,27岁的陈熙决定回到老家雁江区小院镇农田村,发展一些有前景的产业。此前,陈熙的父亲已经在老家承包了500亩土地种植杨树等高大乔木,回乡后,陈熙发现种植杨树需要8年才能获得收益,周期实在太长,于是长期、中期、短期三个收益阶段,成为了他的创业方向。
陈熙开始在原有的土地上扩大面积。除了种植收益周期长的杨树、椿树等高大乔木,他还引入了收益周期不算长的核桃树、观光树、中草药、绿化用木等植物。同时,积极发展收益周期短的林下养殖业,其中最主要是养殖远山鸡(意为远离城市,跑在山林里的鸡)。
依靠政策扶持
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农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陈熙表示,农场所在的农田村,距离资阳城区近45公里,以前还是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
为此,2009年以来,他先后在农业相关部门申请了各种补助,通过建立工业用材林种植基地项目等,先后获得了450万元左右的资金扶持,用于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已经先后投资了近1600多万元发展农场,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扶持,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大困难。”陈熙说。
“近年来,房地产不景气,我们的林木销售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开始重视远山鸡的养殖,同时销售脱温鸡,以保证整个农场能够在短期内有资金回流,保证农场不受影响。
据了解,目前整个农场共2054亩,其中养殖园占1000亩左右。而接近1000亩的养殖园区内,养殖的远山鸡每年能出栏6万只左右,收益为400-600万。
部门联动帮带
搭建更多创业平台
2014年,陈熙参加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SYB培训课。通过培训,他最大的收获便是让自己的农场开始有组织、有规划地一步步发展,“现在我们都严格按照规划图进行发展,即使有小调整,都会经过多番的考察和实地探索,而不是像以前拍头一想,今天发展这个,明天发展那个。”陈熙说道。
“人力资源保障局对创业者也会提供很多优惠政策,我要去多了解。”最近陈熙频繁出入市、区人社局,为了更多地了解一下资阳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查看其中是否有符合自己的优惠政策,从而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帮扶,“为农场进一步发展做准备。”
就业创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市就业局2015年统计显示,资阳市有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高校毕业生共计19351人,创办企业达18403家,全市创业形势乐观。
“资阳市将推出市级第一个创新创业中心,为科研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等各类创业者提供服务。”市就业局负责人表示,资阳市将不断地加大SYB(创办你的企业)等培训课,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团队、打造一批以创新创业活动中心(俱乐部)、创业场、创业沙龙、创业苗圃,建立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孵化大楼、孵化工场、孵化园区等)和“孵化+创投”、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阶梯型孵化体系。
新闻推荐
绵阳市商业银行资阳分行首届趣味体育竞技赛现场。□本报记者刘雨润文化底蕴历来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绵阳市商业银行资阳分行(以下简称绵商行资阳分行)自入驻资阳以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重视...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