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80后小伙“玩物涨志”的创业梦

来源:资阳日报 2016-06-05 21:45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李小凤

他叫周平,雁江区雁江镇石梯村村民,曾是南骏车间里的优秀蓝领,却辞去令人艳羡的工作,在自家楼顶种起多肉,当起了“肉农”。

如今他的多肉QQ群里有众多粉丝,大家都跟着他学“晒肉”,玩得不亦乐乎,他的实体店和微店更是月销5、6万元。他可算是完成了从一个腼腆的技术理科男到多肉boss的华丽转身。

A

辞去工作 做起花卉生意

2015年初,周平租下老家石梯村的4亩地,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建起了大棚,开始培育多肉植物,同时开微店、实体店,多渠道销售。

石梯村离市区不算太远,这里场地大,植物生长环境也好。周平说,“这里是我长大的地方,是我的根,那就让我的‘肉肉\’们也在这里‘扎根\’。”

周平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2008年从学校毕业后顺利进入南骏车间,因为做事踏实肯干、技术娴熟,2010年时月薪已达5000元。“当爸妈听说我要辞职回家种植物的时候,气得差点跳起来。”对于周平的父母来说,放弃高薪回家“务农”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决定。

但对周平来说,每天对着冷冰冰的机器,听着轰隆隆的噪声,“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状态。”2010年,他毅然辞去工作,做起了花卉生意。

B

多肉植物 种在地里的“玉蝶”

最先开始创业时,周平只是做一些花卉倒卖的生意。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见到了多肉植物,一见便倾了心。于是从网上进了几个品种放在自己的花店售卖。但当时多肉并未火起来,在资阳基本无人问津。周平却觉得,多肉是种在地里的“玉蝶”,一定会火起来的。虽然销路不佳,却执意购进了更多的多肉品种,还在自家楼顶阳台种了起来。“我家楼顶是我的第一个多肉花卉基地。”

在多肉培育上摸爬滚打三年后,周平和他的多肉迎来了春天。

2013年左右,多肉植物开始在国内流行。“不仅在办公桌上摆放一盆多肉植物成为都市白领的一种新时尚,而且借着可爱讨巧的外形,多肉植物还成为婚礼的流行元素,所以我看好这个市场。”周平向记者介绍,多肉植物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或根,耐干旱,除了外形可爱惹人喜欢外,还有株型小巧、种类众多、形状奇特、色彩丰富等特点,养护相对比较容易。

通过在专业论坛里学习多肉种植的知识,与论坛上一样爱好多肉植物的网友们交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虽然没有上过专门的园艺课,但是周平的技术并不比专家差。“现在每个月业绩大概5、6万元,喜欢多肉植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周平告诉记者,城区花店所售的多肉大部分都从他的苗圃进货。

C

多肉创业有乐趣也有辛酸

“现在天天对着植物,心情很好。为了喜欢的东西,工作起来就不会觉得累。”周平说,“种多肉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你猜不到它会长成啥样,就算在相似的环境里也会长出各异的形态,每株都会给你不同的小惊喜。”

谈到多肉创业,周平说,虽然看上去很“小清新”、“浪漫”,但这可是一项辛苦的技术活,个中辛酸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比如2015年底,遭遇罕见的寒潮,大棚气温降至零下。他们一时“疏忽大意”,大棚的密封性没做好,死了几百盆多肉,特别是熊童子、白凤等怕冷的品种。而夏天太热,大棚温度又比室外高十几度,所以要做好降温通风的处理。

谈到多肉创业之路的前景,周平认为,80后开始有较强的购买力,多肉被打上了“萌”“小清新”“文艺”等多个标签,深得80后、90后的喜爱。“‘多肉经济\’还会持续下去,并且演变出更多的形式,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

新闻推荐

“只要用心 就能做好”

小区一角。□本报记者刘梦娜在雁江区宝台镇沱桥村,各个小区都在不断摸索新的小区管理模式,此前就有以东升花苑2期为代表的“居民自治”创新模式,咋个管、谁来管全是居民说了算。而今天,小娜...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80后小伙“玩物涨志”的创业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