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G20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成都 成都市加快“美丽成都”建设步伐 轨道交通引领发展 小街区规制让城市更宜居

来源:成都晚报 2016-07-28 07:51   https://www.yybnet.net/

7月24日,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落下帷幕。900余人参会,是四川迄今承办的最高级别国际会议。畅谈会议成果与四川机遇时,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此次会议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成都,参会代表对成都的市容市貌和经济发展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感受到了成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包容性,有助于成都更好地与世界紧密相连,更好地贯彻国家战略。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和新起点,成都正加快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尤其城市功能品质得到极大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上了一个新台阶。“成都版中央公园”桂溪生态公园本月中旬已试开园;本周日,3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成都地铁线网中最为重要的“米”字骨架正式成型。近日,成都市将组团赴日本开展“地铁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同步建设”专题培训,从运营和技术两方面进行专题学习。而在早前,基于“小街区规制”的路网评估已出炉,中心城区将增加1200公里的小巷,这意味着更加惬意的居住环境……

构建市域市区两个

“30分钟轨道交通圈”

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万小鹏介绍,为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按照“中心城区加密成网,天府新区核心成网,两核互动加强,全域基本覆盖”的要求,及构建市域、市区两个“30分钟轨道交通圈”的目标,启动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该规划现已通过省、市相关程序审查,目前正在推进报批工作。

万小鹏介绍,新规划有一个特点是构建了全域覆盖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线网。按照“县县通轨道”的标准,强化“双核”与卫星城、区域中心城之间点到点的轨道交通联系,继承并完善原规划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线网结构,形成12条、总里程超过727公里的放射线。同时,构建以天府新区为中心,共7条、总里程超过484公里的放射线,新增6条、总里程超过256公里的卫星城与区域中心城之间的快速骨干联络线,还将推进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补充系统运能。目前,成都市正大力推动成灌、成彭及成蒲等铁路的公交化运营工作。

多制式轨道交通线网中,还值得注意的是,加强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域重要交通枢纽的便捷换乘,实现与双流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及“3主2辅”铁路客运枢纽均有不少于3条轨道衔接。结合成都市“3+N”工业空间布局结构,利用轨道交通串联各大工业板块及周边城市组团,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线网规划修编与原规划相比实现“三大转变”

1

从服务城市规划区到全域满覆盖转变

2

从单中心线网结构到“双核”相对独立成网结构转变

3

从中低水平线网密度到较高水平线网密度转变

总体将呈现以双核为中心的“双心放射状”轨道线网结构

共规划39条线路 总规模约2370公里

其中包含

22条普线、11条快线

3条市域铁路线(成灌线、成彭线、成蒲线)

1条市域内控制线线路(简阳环线)

2条市域外线路(资阳线和眉山延伸线)

中心城区·“双环加放射”线网结构

在原规划18条线路、413公里线网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贯穿市中心的地铁快线,并加密中心城区线网,规划形成26条线路、总里程659公里的“双环加放射”线网结构。其中,内环为地铁7号线、外环为地铁9号线,是实现与放射轨道线客流转换的环形通道。总体线网密度达1.34km/km2,最终可实现步行10~15分钟到达轨道站点的区域满覆盖。

天府新区·“方格网加放射状”线网结构

在原规划12条线路、246公里线网的基础上,规划三条轨道环线,其中小环串联天府新城、科学城等核心区域;中环串联大创造、南部工业区等各大功能板块;大环为远景设想线,串联新津、眉山、仁寿、临空经济区。同时,大幅提升天府新区内部轨道线网密度,规划形成“方格网加放射状”线网结构,其中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内规划16条线路,线网密度达1.35km/km2。

强化“双核”之间轨道交通联系,将形成“3快3普”共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便捷联系。

通过小街区优化

增加1200公里“小巷”

轨道交通建设的加速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成为幸福指数的关键;成都提出的“小街区规制”新概念,则为居民家门口的生活构造了一种全新体验。

去年9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小街区、大规划构筑城市规划建设新理念”专题新闻发布会,市规划局副局长唐晓东表示,将启动建设9个小街区示范区,示范区可称之为“20分钟社区”,通过步行、公交、小汽车、自行车,20分钟内可以找到学校、医院、公园绿地、高端办公场所、文化中心等,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类似“CBD”的服务。此后,《成都市“小街区规制”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出台,提出未来的小街区模式将向市民呈现“单元规模约50亩、道路宽度宜不大于25米、公交站点半径300米基本满覆盖的”玲珑宜居景象。

从具有千年历史的少城开始,沿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交通工作室曾调查走访大慈寺片区、玉林片区、马鞍东路片区等十余个片区,发现旧城中的片区内部4米、6米宽的巷道密布,居民出行方便、安全,慢行环境舒适,并认为“小街区”体现了慢行优先的理念,是城市文化、社区活力的空间载体。

“片区的走访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小街区\’的路网不应仅仅是已经规划控制的市政道路,而该是由多种通行空间构成的丰富毛细血管。”交通工作室表示。就在本月,由该工作室参与编制的《成都市中心城区基于“小街区规制”的路网评估及优化规划》出炉。交通工作室认为,通过小街区形式的优化,中心城区预估可增加“巷”总里程约1200公里,整体路网密度达到10.4公里/平方公里,满足“小街区规制”的要求。因为有了“小街区”,城市的活力回归了,成都更加宜居了。

《成都市中心城区基于“小街区规制”的路网评估及优化规划》

提出“3900+”路网体系以丰富“小街区”路网系统,包括:

增加贯通居住区之间的小街小巷

开放办公、商业、商务等公服类场所的街区

依托轨道站点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慢行廊道空间等  

通过小街区形式的优化

中心城区预估可增加“巷”总里程约1200公里

整体路网密度达到10.4公里/平方公里

专家观点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周俭,同时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秘书长,由其牵头组织的2016中法古镇合作交流研讨会,近期正在成都召开,他曾多次参与成都市的相关规划工作,并对小街区颇有研究。

“人与城市之间最切身的接触存在于小尺度中,存在于以5km/h 速度行进时的城市景观中。正是在这一尺度内,个体才有时间享受到城市空间的质量。”周俭认为,街坊和街道的适宜尺度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功能、不同的区位以及不同的历史文脉。受欢迎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需要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城市空间来支撑和强化,而以人为本的小尺度正是这样的空间所产生的基础。

成都晚报记者 黄尚斐 董亮 实习生 王萌

新闻推荐

天府新区将给四川及成都带来新的巨大发展动力和全面影响 成都市委党校副校长、成都行政学院副院长邵昱研究员解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本报讯(记者张晨曦)6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国家级的重大战略规划,《规划》中分别涉及重庆市的31个区县及四川省的15个市的20.6万平方公里,9267万人...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G20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成都 成都市加快“美丽成都”建设步伐 轨道交通引领发展 小街区规制让城市更宜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