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黄泽育已渐渐康复。□ 本报记者 刘梦娜
他,自幼助人为乐,曾救下中暑休克的成都妹子;他生性善良,常年参与公益活动及社会救援活动;他,敢于担当,曾主动参与汶川地震救援,和朋友徒步背伤者20里地、帮忙抬出多具尸体……因此受到德阳市委、市政府、省红十字会表彰。
他,就是29岁的资阳小伙黄泽育,虽然如今他重病瘫痪在床,但他的事迹感动众人,社会各界正积极地为他提供救助。
勇敢坚强 小伙汶川救援17天
黄泽育,家住雁城九曲花园,是个1米8几的大高个,虽父母早年离异,但他自幼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在成都理工大学读书时,由于表现优秀,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强,他曾担任学生会副主席。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由于曾学过护理和救助知识,在得知灾情严重需要社会救援后,他立即报名申请,并于2日后随军出发,先后前往汉旺、都江堰、北川进行救助。
每天,他都随着同伴搜寻幸存者,或是将逝去的生命一个个抬出。期间,他和同伴曾在偏僻的农房发现一个腿被砸坏的老人,为了挽救老人性命,他和同伴硬是轮流背着老人走了20里地;为了给灾区送去食物和水,他曾3次负重20公斤徒步进出北川灾区……
在严重的身体负荷、精神压力,以及食物和水短缺的情况下,黄泽育17天内瘦了近30斤,回家后全身热毒。
不过,让他自豪的是,他因此得到了德阳市委市政府的表彰,以及省红十字会颁发的《志愿工作者证书》。
善良孝顺
无私大爱获赞扬
“明明(黄泽育小名)是好样的,作为父亲我很自豪。”黄立平说,自己和父亲都是乐于助人的人,尤其父亲曾常年义务帮别人修自行车,还上了《四川工人日报》,孩子自幼耳濡目染,也养成了帮助他人的习惯。
去年夏天,黄泽育在成都遇到一个中暑休克的女孩,当时周围很多人围观却无人救助,他立刻上前进行急救,并拨打120,直到女孩被送医他才悄然离去。
黄泽育的小姑黄立跃谈及黄泽育时也是百感交集,在她的印象中,黄泽育是个善良、坚毅的人,即便遭遇病痛折磨依然温和待人,积极配合治疗。
而黄泽育的孝顺是最让她感动的。她回忆,几年前自己曾因严重颈椎问题住院,黄泽育找了三家医院会诊,甚至跪下求医生“救救我姑姑”。并且,当时黄泽育尚在成都某航空公司上班,每天他下班后就去市场买鲫鱼给小姑炖汤,一直到小姑出院。
一波三折
善良小伙牵动众人心
今年5月一天晚上,黄泽育忽然意识模糊陷入昏迷,经送医抢救后确诊为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除右手能动外其他三肢均瘫痪,病情十分严重。
黄泽育平时自己做点小生意,未买医疗保险,黄立平联系到黄泽育母亲,双方仅凑了20余万,剩下的20万医疗费让黄立平操碎了心。
不过,黄泽育的小姑东挪西借,一些远亲近邻也主动救济,终于凑齐了40多万的医疗费。
手术十分成功,但后续的巨额康复费用再次难倒了父子俩。
这时,黄立平的朋友柴新春告诉黄立平,自己所在的金牛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得知其情况后,愿意为黄泽育提供医疗帮助,医疗费用减半,并且每天到父子租住处提供上门服务。
有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帮助,黄立平却依旧无法轻松下来,因为工作单位将实行“一刀切”,55岁的他也在内退范围内,一家的生活更是艰难。
柴新春得知后,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制作驱蚊香包义卖,将所得钱款全部捐给黄泽育买轮椅,同时,她主动在“轻松筹”上发动众筹,截至8月18日,8天内共筹集善款5.6万余元。
暖心暖情
社会温暖爱常在
柴新春称,她其实是在黄泽育生病后才认识他,在慢慢了解后,得知他是一个对社会有爱心、有贡献的人,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更是一个值得大家帮助的人,因此她和团队才会主动帮助黄泽育。
“我很感激所有捐助、关注明明的人。”黄立跃说,自从黄泽育生病后,她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温暖,尤其是一个小朋友,虽然只捐了一元钱,但他留言说等他长大了一定要帮助哥哥,这让她十分感动。
不仅如此,黄泽育的同学、同事、朋友们也经常去看望他、鼓励他,为他筹集医疗费,甚至在病房为他庆祝生日,让黄泽育重拾信心。
虽然现在黄泽育的康复费用依旧不够,但在社会各界的温暖和关心下,他和父亲每天都充满感动,也感恩社会好心人多,世间充满爱。
新闻推荐
23日0时38分,处暑在一片闷热中悄然而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然而,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现实却是,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仍高高挂起。23日上午8点50分,省气象台连续...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