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柳
“这亩地的葡萄晚上要‘坐\’飞机到广州,抓紧打包哦!”在果园指挥着采摘队装箱的刘成军边忙活,边与记者聊着退伍后创业的艰辛,谈吐间散发出军人特有的坚毅与果敢。
转业返乡筑梦田园
43岁的刘成军是雁江区丰裕镇人,1991年入伍,在部队期间表现出色,一次执行任务中他受伤,被部队鉴定为三等甲级伤残,1993年退伍转业回到了家乡。今年资阳市评选首届“最美退伍军人”,刘成军获得殊荣。
2001年,刘成军所在公司解体,凭着骨子里军人无所畏惧的干劲,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我把大部分积蓄拿出,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经营起一家汽配销售公司。”经过刘成军的努力,汽配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年销售额达到了1400万元,成为了本地行业中的佼佼者。
“虽然挖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但我一直有个田园梦,回家乡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2014年,经多方考察,刘成军选择离老家不远的迎接镇黄添沟村作为他的农业基地。
第一年种植葡萄,由于根基未稳,经验不足,出现了大面积掉果的现象。“果果掉在土里就像自己的心血也掉在地上一样,眼睁睁看着收益付之东流,束手无策!”但刘成军这条硬汉子并未被困难打倒,“经过部队锤炼,遇到再大的困难都扛得过去,我相信只要用心经营,就一定能得到回报。”
如今,刘成军的百果园已扩大到200余亩,并与成都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专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规模种植优质葡萄120亩、火龙果40亩、大冬枣40亩、杨梅20亩,产值过百万,远销广州、北京、重庆等大中城市。
反哺乡邻共同致富
“是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理当尽所能与乡亲们一起分享收获。”刘成军致富不忘群众,当地的村民来果园务工,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
同时,刘成军还请相关农技专家免费为村民培训种植、养殖技术,村民们将技术付诸于实践中,使农产品品质有了质的提升,确保了效益。
“我们在刘老板的果园里,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收租,还能就地务工获取收益,是领了双工资哦!”村民李素容对刘成军带领乡亲共同致富赞不绝口,“他不愧是大伙儿眼中的‘最美退伍军人\’,大家的日子在他带领下越过越红火了。”
近日,刘成军与公司股东议定,决定拓展公司业务,将投资兴建餐饮、垂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为造福家乡再出一份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方金曹礼芹来到雁城马家巷,首先要坦言,是误入的,本是去马巷子,由于不熟悉,再者就是有热心的市民说这就是“马巷子”。抬眼一看不是“马家巷”吗?正疑惑,因为都姓“马”,也不好断定,可...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