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处置事故现场。
汗流浃背的交警在事故现场。
特巡警民警卡点检查。
民警出警。本组图片由曾强摄□ 曾维香 本报记者 张方金 曹礼芹
近来,“秋老虎”发威,资阳市气象部门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8月17日,更是预报部分区域有38℃的高温。在这种“烧烤模式”下,不少人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门,有的人出门“全副武装”(打伞、涂抹防晒霜等),可是有那么一些人却在户外坚守。
17日,记者们跟随一线民警,亲历高温下各警种的工作。
镜头一
交通事故现场处置
“每次出警现场站一个多小时,感觉鞋子都要融化了”
9时46分,艳阳高照。在资阳雁城城东新区文明寺路,轿车和电瓶车发生擦挂,电瓶车司机受轻伤。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事故中队的民警正在现场处理。
拉皮尺、现场勘察、拍照取证、询问群众,仅忙活了不到10分钟,交警们的额头、脸颊、脖子全是汗水,脱掉反光背心,衣服已被汗水浸湿。
“处置一个事故现场,一般都需要个把小时,每次站在太阳底下,感觉鞋子都快融化了,你们看,我们的肤色是不是都很‘古天乐\’? 但是,干了这份工作就得对得起这身衣服,只有当减肥啦…… ”直属一大队事故中队指导员邓波告诉笔者,他们中队,一天平均接警七八起,事故现场处置,最长的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在这样的天气下,衣服裤子每天都是湿了干,干了又湿……
镜头二
特警全副武装执勤
“身上的装备20多斤重,这个月已经瘦了25斤”
10时38分,在雁城成渝高速资阳出站口,市特巡警支队的执勤点,全副武装的特警们正在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检查。
车身滚烫,路吐出热气,一阵风吹过,风都是热烘烘的。一辆车检查下来,特警们已经汗流浃背。记者们站在岗位上不到10分钟,已经受不了了。
如果说这都不算什么的话,还可以设想下,身着藏青色(远看黑色)警服,穿四公斤左右的防刺服(不透气的),头顶三公斤重的头盔,戴皮手套,还穿三四斤重的靴子,是不是想着都热呢。
民警吴元源表示,在户外工作热是一定的,仅仅这一个月,他已经瘦了25斤了,但是自己有职责,再热也要坚持,群众的安全容不得闪失。
镜头三
派出所民警
越热,事儿越多,再热也没闲着
11时9分,在雁城车城大道天宇市场附近一银行内,雁江区分区筏子桥派出所的民警正在这里处理一起报警。
原来,双方因为排队等候问题,闹起了矛盾,天气本来就热得让人烦躁,加上一点点的口角,双方谁也不相让。经过民警的及时处理,双方都冷静了下来,避免了更严重的事态发生。
筏子桥派出所有民警19名,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5万余人,暂住人口3万余人,流动人口3万余人。有大型重点骨干企业6家,农贸市场2个,学校5所,幼儿园7个,大型歌舞娱乐场所5家,宾馆9家,网吧3家。治安管理难度不言而喻,还要配合城区综合整治等工作。仅一天出警,就达20余次。
“每年的这几天,都是派出所比较繁忙的时候,天热,人情绪容易暴躁,一点小事也能激化,酿成大矛盾。但是,天气再热,我们也会毫不打折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该派出所教导员陈进如是说。
新闻推荐
小区楼顶建起移动基站居民:有辐射 望拆除 部门:不影响健康 安装须协商
□本报记者李青依近日,家住雁城芭蕉林小区的居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在小区5号楼的顶楼,赫然出现了3颗笔直冲天的白色“导弹”,让大家既好奇又担忧。居民反映房顶冒出“导弹”希望能够拆...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