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方金 曹礼芹
在雁城,说起凤岭路,自然就会想到凤岭公园,但是这里孕育的“资阳八景”之一“凤岭晴云”可能很多人就不一定清楚了。
《资阳县志》记载,出雁城西门外右折里许,有山北来,舒翼展翅,若凤鸟飞翔,因名凤台。山上山下,林木葱郁,岭接晴空,云彩飘游,红墙绿树,辉映成趣。清代古文家王树楠任资阳知县时有诗:“翠岭如翚得凤名,亭亭峙立万峰迎。岩云似展三叠彩,瑶草新添五色明。鸟羽苍苍难绘影,禽音唧唧只闻声。最是乌啼星月夜,碧梧翠竹自嶙峋。”读着这段文字,不由得想见识下这“凤岭晴云”美景。
来到凤岭路,不禁猜想这路的得名也因“凤岭晴云”吧。一路行进,总试图寻找一个最佳角度,体会一下古人的感受,但总没找到,只看到一个“凤岭园”的地方。不甘心,再往前走,却来到了凤岭公园的入口。据史料记载,凤岭公园的前身为“章园”,于1892年由曾在资阳任知县的官员王树楠修建。1988年,“章园”坍塌的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游乐公园。
沿着蜿蜒的上山水泥路,沿途绿树成荫,回望山下高楼林立,试与谁比高似的,竞相展露,而道路镶嵌其间,运送着为生活奔忙的行人和颜色各异的车辆。望望天,蓝色的幕布上贴着立体的云,云像棉花一样白,只是形状各异,却很难归于像什么,只留待仁者和智者评判。想象下,那千年前的“晴云”照在现代的人身上,照在现代的楼上面,照在现代的物上面,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或许会推敲吟出“古人不见今日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诗句。
在这座又称东岳山(传说因古有供奉东岳大帝的东岳庙在山上而得名)的地方转了一圈,走了公园的休闲小道,遇到一对穿着时尚的情侣,见了香火旺盛的寺庙,善男信女往来不绝,还有韵味各异的餐馆,车进车出,还有供儿童玩耍的各种游乐器具,有的布满灰尘,有的载着好奇的儿童呼哧呼哧地前进,还真是别有一番味道,沉醉其中,特别是空气之清新令人愉悦。突然想到好像有什么不对,古人说的“凤岭晴云”呢?回忆古籍,才明白,原来是忽视了一点,虽然是晴天,但古人是在城内抬头仰望,所见的美景。原来是观赏的角度出了问题,差点就埋怨古人说的“八景”之一不靠谱。
尽管没有感觉到“凤岭晴云”的雅韵,但是顺着凤岭路,走上了一条休闲身心的幸福路。而令人更兴奋的是,路遇市民张先生,他高兴地说,凤岭公园改建工程已经开工,建成后一定可以再闹热起来。据悉,凤岭公园以“山水清音,诗画凤岭”为设计理念,将是集旅游、休闲、度假、宗教、教育、自然与人文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公园”“城市森林公园”和“城市防灾避险公园”。
“凤岭晴云”曾经令古人“醉”,相信未来更值得期待,毕竟今人不仅会“醉”,更会创造“醉”,凤岭公园不是已然开始了吗?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罗黎雷锋精神内涵丰富,但实质和核心只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近年来,资阳市法律援助中心立足法律援助本职工作,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组织和实施法律援助,指导全市法律援助...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