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副市长周燕宣读市级“四好村”名单,全市“三农”工作先进县(区)、乡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表扬文件。资阳市表扬了6户先进龙头企业、6个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6户先进家庭农场。市领导向受表扬的先进代表颁发奖牌,向部分市级“四好村”授牌。
陈吉明在讲话中指出,资阳是农业大市,但不是农业强市,农业产业发展仍存在规模不大、产业不优、特色不够鲜明、产业链条不长的问题。加快资阳市农业发展,首先要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突出项目带动、挖掘提升优势产业规模和影响力,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通过发展精深加工,推进农旅融合,促进农业与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等手段,把产业链做深做长,加快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陈吉明指出,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问题。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成渝重要优质农产品供给地的目标,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用绿色供给满足市场需求。要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把住生产环保安全关,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品牌和市场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环节,但资阳市农产品品牌不响,竞争力偏弱,市场占有率低。我们一定要打响品牌、打开销路,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养殖的积极性。力争在短时期内创响“资味”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区域按规定使用区域公用农业品牌。鼓励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各类品牌,并保护传承好老字号品牌。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展会活动,完善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开产品销路。
陈吉明指出,资阳市农业要跳出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需要新型经营主体和园区载体来引导提升。要努力做强龙头企业、规范发展专合组织和家庭农场、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股份制合作为重点,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通过引进工商资本、扩大信贷投入,拓宽现代农业投资渠道。要加快规划建设一批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现代农业园区。
陈吉明指出,要以“四好村”创建为契机,下大力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加快推进路、水、气、住房、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乡村办学、医疗卫生条件,繁荣乡村文体事业,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省、市、县三级“四好村”创建工作,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连线成片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要按照全市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做好今年脱贫攻坚工作,确保80个贫困村退出、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陈吉明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压实责任,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特别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肃查处“蝇贪”“蚁贪”等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市领导李丹、吴水波、陈绍华出席会议。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世波)3月2日,市城市行政执法局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市城市行政执法系统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宣读了《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情况的通报》,组织学习传达了...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