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一径犹龙”寻觅记

来源:黄山日报 2018-06-16 18:08   https://www.yybnet.net/

□ 施春生

石不能言,书自留芳。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世界级桂冠于一身的黄山,是著名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名胜区,现存历代摩崖石刻更是多达280多处,多出自名家手笔,是黄山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使神奇险秀的黄山更具人文灵妙之神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少量的摩崖石刻湮没在深山密林里、荒芜的古道旁、废弃的寺院边,如不刻意留心去寻觅极难发现其踪迹。2006年8月出版的“黄山摩崖石刻”一书中,列有佚失的摩崖石刻37处。云谷景区“一径犹龙”(刻于龙凤庵,落款“水轩题、幔亭书”)四字石刻名列其中。

佚失,指散失、失落。既然书中写明了有“一径犹龙”这四个字的摩崖石刻,又注明了所在地方,怎么会散失、失落?毕竟是刻在石壁上的又怎么会不翼而飞了?想必此书的编撰者当年也肯定进行了普查、寻找、考据,但最终寻觅未果只能将其列入佚失名录。

去年初,笔者与同事们一起,尝试着寻找此一石刻。先“按图索骥”找寻,第一步要找到“龙凤庵”。查阅了黄山志(2008年版本),但没有相关“龙凤庵”的记载。比较接近的只有“都赛庵”,在丞相源下,始建年代不详。相传程元凤(1199-1269年,歙县槐塘人。南宋绍定元年举进士,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曾在黄山掷钵源读书,晚年又退居于此,故掷钵源又名丞相源,在云谷寺。在温泉至云谷寺的古道上,有两块巨石相互支撑、依靠,形成一方二十多平方米、高八九米的岩窦,人称“梅屋”,梅屋不是屋,程元凤住进了这方石窦。日伴竹影清风,夜就月华清辉,经韬纬略、数年苦读,终成满腹经纶。一代才子由此走上了丞相之位。在梅屋附近确有一处久已废弃仅见石块垒成的石磅、地基面积约百余平方的长方形古建筑遗存,或许这就是“都赛庵”遗址,抑或是程元凤之后的数百年间,不知哪位苦行僧,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修缮了“都赛庵”修行于此,并更名“龙凤庵”(关于“龙凤庵”的由来有待进一步考证)。梅屋周边唯此一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遗存,伫立环视,清晰可见的摩崖石刻有“梅屋”“月岩读书处”“钓月台”。但我们没有寻找到“一径犹龙”石刻。随后又数次去寻找仍未有结果。

笔者揣想,古人雕刻摩崖石刻的目的就是“文以载道”,或称赞风景,或题名游记,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志于历史事件,或传播宗教信仰,他们钟情于黄山胜景,流连于峰谷岩泉,情之所致,以石代言,摩崖石刻,昭示后世。故绝不可能藏匿于人迹难近之地,应多刻在道边抬头可见之处,让人驻足仰视,心生崇敬之情。据此,我们以庙宇为点,以古道为线,再行寻找。几经周折,摸清了云谷寺附近古道的方位、走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多次,历时数月,我们终于在云谷寺通往“乾隆御道”的一条荒废古道旁的一块大岩石上找到佚失的摩崖石刻“一径犹龙”四字,字迹清晰可辨,边款“水轩题、幔亭书”六字依稀可辨。岩石周围是茂密的树林,岩面长满苔藓,非细致查看极难发现,距“龙凤庵”实则不过百米。古道路悠悠而来,又缓缓而去。弯的婉转,盘的悠闲,宛如一条游动之龙,恰似“一径犹龙”之神形,古道与题刻相得益彰,天然而合。

“一径犹龙”四字隶书,依石布局,行笔优美,线条遒劲,大小匀称,间隔适中,雕刻古朴,乃石刻精品。

“一径犹龙”盛世再显现,不仅弥补了缺憾,更为游客寻回一道文化观光景致。

新闻推荐

夏可长26载风雨只为房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起,本刊开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通过改革开放参与者、见证者的学习、工作、生...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径犹龙”寻觅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