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刚蔡华
走进汶川县政务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电子屏显示的“规范、高效、优质、便民”8个大字。而在大厅墙上,一条“真情为民、服务便民”标语,温暖着每位前来办事群众的心。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和谐。政务公开程度几何?政务服务质量如何?检验这一切的最好“标尺”,就是老百姓的“口碑”。汶川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的首要位置,集中开展“一站式”服务平台,让群众在公开中得到实惠,在服务中享受便利,有力地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程,促进了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的建设。
整合多方资源,全面实现便民服务
“过去交养老保险需要跑几个部门,找多名办事人员,如今在服务大厅便能享受‘一条龙\’服务,一件事不到10分钟就办结了,真是太方便了。”3月7日,前来缴纳养老保险的董成杰对社保窗口的办事速度连声称赞。
“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群众跑来跑去,事情推来推去。”这个顺口溜所说的现象,过去在汶川县也时有发生,让老百姓感到办事难,也影响了汶川的投资环境。
为根除这些影响经济发展的“顽症”,2012年4月,汶川县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建成运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将住建、人社、民政、公安、工商、发改等44个部门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将乡镇农业、林业、民政、计生、国土等10余个站所集中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代办服务。规范落实服务事项登记受理、转办交办、督办终结等工作程序,基本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受理、一揽子解决”。
如何让群众足不出厅就能办成事?政务服务中心为每一个项目都制定了流程表,并对每个窗口的事项内容、工作人员的职责、办事流程进行公开,形成清晰的动态运行轨迹图。同时,对全县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围绕“应进必进、进必授权”的原则,将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授权。目前,已将25个部门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共计356项涉及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办理流程、办理条件、办理时限录入行政审批通用软件系统,并要求部门及部门窗口通过该系统受理办件,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做到方便群众办事、知情和参与。
提升软硬环境,努力确保群众满意
从一楼到二楼,宽敞明亮的大厅内,工作区、休息区井然有序,所有服务窗口一目了然,各项规章制度醒目地张贴在宣传栏中,电子触摸屏、饮水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方便舒适的办事环境,让汶川县政务服务中心充满了人性化,令人倍感亲切。
该中心的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各个部门的办事窗口都有《服务指南》,让群众来办事时“找谁办、怎么办”一清二楚。
在便民服务中心窗口配置了饮水机、休息椅,并免费提供打印、复印、代写等服务,为群众提供贴心温馨的办事环境。在电子政务大厅设立政务信息公开查询咨询区域,为群众提供基础信息查询服务,通过LED显示屏公布各单位服务窗口服务事项、受理事项,及时公示服务程序、办理流程,服务方式、办理结果及县内外重大信息。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打造优质软环境,我们对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服务人员实行择优选用、规范管理,推行微笑服务,对不属于本部门或本人职责范围的事项,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引导服务。”中心副主任罗伟如是说道。
罗伟告诉记者,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汶川县正积极建设“12345”政府便民服务热线平台,用于解决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电话、短信、微博、邮箱)提出的咨询、投诉、求助和建议;呼叫受理中心根据群众反映内容,按需采取直接处理或转交处理跟踪反馈方式,形成闭合处理回路,确保不遗漏、不拖延、不敷衍,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据了解,2013年,汶川县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理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47004件,按时办结率100%,现场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瑾雯)“我觉得这个岗位还不错,酬薪也还可以。”近日,在汶川县人社局、总工会、妇联联合举办的2014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活动现场,前来求职的邓宗平看到了自己中意的岗位,填写着求职登记表...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