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阿坝 今日马尔康 今日金川 今日小金 今日阿坝县 今日若尔盖 今日红原 今日壤塘 今日汶川 今日理县 今日茂县 今日松潘 今日九寨沟 今日黑水
地方网 > 四川 > 阿坝州 > 今日汶川 > 正文

32年坚守圆乡村学子求学梦 走近乡村教师贾正秋

来源:阿坝日报 2019-04-30 01:01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名片

贾正秋,汶川县映秀小学教师,乡村执教32年,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贡献奖”“四川省优秀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记者 杨骁

“我们把今天上午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讲一下,从作业来看,蒋文轩好像还没有明白上午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帮助他。”4月23日下午,汶川县映秀小学校四年级教师贾正秋正在上课。“有几位同学的作业出错了,分别是哪些同学做错了哪一道题,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再平常不过的作业讲评,对于贾正秋来说却是最为骄傲的一件事。

青春该如何度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坚守深山,照亮山里娃的希望之路,为山区孩子筑梦正是贾正秋给出的答案。她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汶川深山里的小学。

扎根穷乡——

“他们的成才是我最大的欣慰”

“上课!起立!老师您好!”每当上课,看着学生们深深地鞠躬,贾正秋总会回想起刚刚走上三尺讲台的情景。

没有多么宏伟的理想,也没有多么清晰的职业规划,16岁时的贾正秋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早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成绩优异的她毅然选择了师范中专。师专毕业后,贾正秋在乡村大巴车上偶遇当时的三江小学校长,短暂的交流后,她就应校长的邀请来到了三江小学。

“那时的三江在汶川县属于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报到的第一天,贾正秋惊呆了:眼前的学校只有一层瓦房,教室并非规则的长方形,倾斜的墙壁、坑洼的地面,窗户几乎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瓦片翻飞、蜘蛛网纵横密布。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混凝土的教师宿舍,但取水、上厕所都很不方便。

几天后,校长问她,是否愿意继续留下来?

贾正秋说:“愿意!”回答得很坚决,因为她知道,知识是这里的孩子们迫切需要的阳光雨露。如果她就这么离开了,这里的孩子该怎么办呢?看着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贾正秋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这一留就是整整7年。那时,不仅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差,学生的家庭条件更为艰苦。“最远的学生家离学校有10里地,学生们每天的午餐最多就是一个冰冷的馍馍,有些学生经常是没有午饭吃。因气候原因,三江经常下雨,很多时候学生到教室已经全身湿透了。”贾正秋回忆,那时每到下雨天,她就会为学生准备一条毛巾,帮他们一个个擦干身体。

在7年的艰苦时光里,贾正秋教会了一个又一个孩子读书、认字、为人处世。“当年,有一名二年级的学生生病了,我到他家看望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家用竹子和木板搭建的墙壁还在漏风。”贾正秋告诉记者,令她欣慰的是,这位曾经家庭条件十分困难的学生如今也加入到了乡村教师的队伍中,和她当年一样在三江小学教学。

“因为贾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怀,从小我就觉得老师是天底下最为神圣的职业,现在,我也是一名教师了,这也算是我对贾老师的一种回报。”三江小学教师刘兵说道。

无情天灾——

“他们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

1994年,贾正秋从三江小学调往映秀小学,并一直在映秀小学授课至今。当时在映秀小学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2008年,一场无情的大地震让她一生难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震突如其来,房屋坍塌、尘土飞扬,大地一片哀嚎。正在宿舍休息的贾正秋幸运地从摇摇欲坠的宿舍冲了出来,死里逃生的她还来不及缓一口气,立刻奔向教室。“教学楼二楼最角落!教学楼二楼最角落!”踏着摇晃震动的土地,贾正秋心中和脑海里只有一个念想:“快!救出孩子们!”

天灾无情,还未等贾正秋赶到,教学楼已经坍塌。贾正秋歇斯底里地在废墟前呼喊着孩子们的名字,却没有一声回应。她并未放弃,突然一声微弱的声音从一片倒塌的预制板下传出:“贾老师……救我们……”学生余浪多吉和马思琪虽然从教室跑了出来,但在途中被门厅上坠下的预制板压住。贾正秋顾不上自身安危,立马跑过去抓住学生从预制板下伸出的小手,可她无论如何用力,都拉不动两名孩子。

“那会儿心里只有绝望,我怕救不出我的这两个学生。”当时的情景对贾正秋来说仿佛就在昨天。所幸的是,在众人的帮助下,这两个孩子从废墟中被救了出来。不幸的是,大地震中,贾正秋所带班的36名学生中有25名不幸遇难。

“这些还未绽放就已凋零的生命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虽然我只跟他们一起学习生活了两年,但他们的名字、样貌、性格特点我还记得清清楚楚。”贾正秋坦言,这场悲剧尽管已经过去了11年,但时间却无法磨去逝者在她心中深深的烙印,她甚至经常梦到这些孩子们在课堂上安静地学习、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

“还是要往前看,虽然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但还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去教育好现在的孩子们。”轻轻地拭去眼角的泪水,贾正秋对记者说,尽到一名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才是对逝者最大的慰藉。

涅槃重生——

“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经历了地震的生死考验,度过了异常艰苦的过渡期。2011年,在各方的倾情援助下,新的映秀小学在岷江河畔重建起来了,逐渐恢复了正常教学。

“我们不再用粉笔和黑板了。”贾正秋告诉记者,新建的学校结构牢固,安全系数高,同时配备有多媒体教学等先进设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32年前刚参加工作时想都想不到的。而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家庭实现了孩子上学放学车接车送,特别是营养餐计划的实施,让学生吃冷馒头彻底成为历史。

教学硬件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生活的改善,让贾正秋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创新教学形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上来。

有一名叫梁思娴的学生在入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极不自信,平常和同学说话都不敢放大声音,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二年级依然无法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

“这样的学生,必须给予她更多的鼓励,帮助她树立信心。”贾正秋从那时起便一点一滴地给予梁思娴鼓励。一次布置作业,内容是用五个数字组成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的算式,绝大多数同学都只列出了两三种算式,而梁思娴却整整列出了72个算式。当贾正秋收到这份作业时,她立刻向全班同学进行了展示。

“这是一份有价值、有分量的作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贾正秋毫不吝惜地表扬了梁思娴。也就是从那以后,梁思娴更加努力,她一点一点的进步,直到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获得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至今还保持名列前茅。像梁思娴一样,受贾正秋引导走向优秀的学生还有很多。

教学生涯,酸甜苦辣。对于贾正秋来说,看到学生的变化,是让她感到最为甜蜜的事情。“因为自己的付出和引导,让孩子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奔驰,就是作为老师最大的成功,他们的成长也是我最大的欣慰。”贾正秋说。

三尺讲台,师道无悔。32年时光荏苒,贾正秋经历了艰苦、悲剧以及幸福,体会了乡村教师的酸甜苦辣,更见证了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而她将继续用爱滋养每一朵花,用心鼓舞每一个追梦的人。

新闻推荐

云上巴布纳杜鹃美

■董勇孟波最惜杜鹃花烂熳,春风吹尽不同攀。初夏时节,是川西北高原的仲春,丛丛簇簇、红红白白的高山杜鹃花,开遍了云上巴布纳...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地震是怎样产生的2019-04-23 02:48
猜你喜欢:
致阳光15年2019-04-25 03:06
评论:(32年坚守圆乡村学子求学梦 走近乡村教师贾正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