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重心不断下移,县人社局紧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松手,充分发挥乡(镇)、区社保所、村级信息员作用,使群众能够就地就近得到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创业、社会保险、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协调处理劳动关系和维权等服务工作,得到广大群众好评和认可。
抓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机构建设。全县各乡(镇)、区均建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创业服务所,现有56名专兼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均建立了劳动监察中队,现有30名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建立了294个行政村(居、社居委)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现有294名实名制信息员队伍。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全覆盖,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地就近办理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
抓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机构设施建设。为确保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顺利开展,县人社局自身建设历行节约,但为基层平台建设却不惜投入。近年来,为基层平台建设配备了计算机34台、打印机21台、传真机16台、数码相机16台、文件柜27套、办公桌椅19套。在为基层平台配备自动化办公用品的同时,每年根据基层平台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下拨一定工作经费。目前,为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建设,将为全县294个村(居、社居委)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统一配备计算机和标牌。
抓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人员能力建设。作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重心下移的支撑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综合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各项便企、便民、便基层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为提升基层平台工作人员能力,县人社局积极鼓励、组织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开办各类政策、业务培训班。目前,已有45人获得国家劳动保障协理员资格证书,30人获得劳动保障监察员上岗证书。持证上岗为基层平台建设工作人员懂法、依法、合法处理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县局每年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定期在县内为基层平台和规上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开展劳动保障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工作。
抓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窗口服务建设。县人社局机关在办理社会保险、就业创业工作全部实现窗口服务的同时,鼓励、各乡(镇)、区整合乡镇现有的便民利商服务中心,进一步充实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利用上级拨付资金,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设立就业创业、退管服务、社会保险、劳动监察等窗口服务,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群众办事负担。目前,我县岗集镇、水湖镇、朱巷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已实现窗口服务。
2010年,我县乡镇劳动平台完成新增就业人数5768人,其中失业人员就业完成170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完成253人;外输内转劳动力就业完成9314人;社会保险扩面3300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5900人;创业培训180人;农民工培训完成4100人;办理申请小额担保贷款76户;办理《安徽省就业失业登记证》申领1800人。(戴皖松)
新闻推荐
1月26日下午,安徽金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艾迁将3000元现金和价值1000多元的年货送到罗塘乡鲁周村市级老劳模、村老书记杨传高的手里,对他表示新年的祝福。县政协副主席甄茂业陪同慰问。(余先智...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