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池州市 宣城市 六安市 滁州市 宿州市 阜阳市 黄山市 安庆市 铜陵市 淮北市 马鞍山市 淮南市 蚌埠市 芜湖市 合肥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志在田野写丰收

来源:拂晓报 2014-04-14 20:36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第1版)

刘光荣以大办实事为目标,把温暖送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刘光荣带领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到费村、柴庄等几十个示范村为农民实施小麦测产和下茬作物技术指导。他顶烈日、冒酷暑,进大棚、趟麦田,测产3600个田块,代表不同类型产量80万亩。他还组织植保、土肥、蔬菜、环保、棉花等专业技术人员上街开展技术义务咨询,累计接待农民咨询1000余人次,免费发放农业技术资料12000余份,免费为农民修理喷雾器、弥雾机1200台套,免费为种粮大户化验土壤400个,提供施肥建议卡8000张,实地到田头为农民解决生产难题120多次。

刘光荣经常带领农技人员,以科技入户为载体,把农业新技术直接送到户、良种良法直接送到田、技术要领直接送到人,变“常下乡”为“下长乡”。实行一个技术指导员对接1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户的方法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几年来,他带领农技队伍累计推广农业新技术12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8个,参与小麦高产攻关180万亩次,玉米振兴计划100万亩,培训农民20万人次。2013年,全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由5年前的45%提升到52%以上。经省农委对1000个农户抽样问卷调查,接受他指导的农民满意率为100%。2013年经他指导的科技示范户,小麦平均单产456.4公斤,和全县平均单产相比,每亩增产53.4公斤,成功实现了全县小麦生产“十连增”。特别是种粮大户李希珍在他的技术指导下,所承包的3000亩小麦平均单产584公斤,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种粮大户、安徽省粮食生产标兵。

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优势,刘光荣创造性地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切实把实事办在广大农民朋友最需要的时刻,架起党和农民群众的“连心桥”。坚持把结对共建工作的切入点定位在“科技兴农”上,用科技引领结对村农民致富。一年来,为赵庄镇桃园、三座楼两个结对村分别举办了6期不同内容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发放中央三农政策汇编1000余本、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彩色挂图500张、小麦春季田管技术明白纸2000份,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和配方施肥400人次,为农民解决了小麦生产氮肥后移和玉米粗缩病防治两个突出性技术难题。分别在结对村牵头成立了“农民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无偿配备了20台弥雾机、20箱农药。植保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有效解决了农民无劳力打药的难题,同时为今后实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奠定了基础。

几十年如一日,刘光荣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一名农技人员的爱心,认真践行群众路线, 耕耘的是钟情的沃土,播种的是执著的追求,收获的是人生的价值。他曾获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农业科技入户优秀技术指导员等奖项,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小麦高产攻关先进个人、农业环保先进个人和宿州市小麦高产攻关先进个人、有突出贡献的农业专家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两次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面对一座座奖杯和厚厚的荣誉证书,他充满信心地说:“农技推广工作任重道远,我要抓住退休前这几年有限的时间,带领全县农技人员,把农业科技送到每一个农户,让农业科技引领农民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本报记者 陈成光

新闻推荐

清洁的日子才算美

(上接第1版)“清扫‘三线三边\’看似小事,没点抓铁有痕的劲,没有有效的制度,没有群众的参与,要坚持下去就很难。”省委副书记李锦斌主抓此事,交通、铁...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默默坚守履职路2013-12-20 18:56
猜你喜欢:
评论:(志在田野写丰收)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