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锅的狮子头沥油待凉
○公和堂狮子头卖相挺好
○圆滚滚的狮子头在油锅里翻滚□策划:陈军 刘咏平
稿件采写:本刊记者 刘咏平 王晓峰 文\图
提及肥东的特色小吃,公和堂狮子头可谓名声在外。尤其在合肥,各大超市里均能看到“公和堂狮子头”的身影,入口酥、味道香,颇受人们的喜爱。如今时代在变,老手艺却没有变,厚重的历史感和独特的口味让公和堂狮子头成为别具肥东特色的美食“缩影”。
1 百年“公和堂”名噪一时
公和堂狮子头食品厂就坐落在撮镇镇,并不显眼的“门脸”让记者颇为吃惊,淳朴、低调,正是公和堂狮子头第五代传人李昌信的人生态度。据他介绍,这狮子头可是大有来历。“公和堂狮子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名源于祖上留下的一副对联——‘公则悦万商云集,和为贵四海风从\’。”
甲午战争失败后,北洋水师中的合肥籍士兵李国诚和一名“庖厨”一起返回故乡,在当时的庐州府开了家酒店。这位“庖厨”把家乡的点心“狮子头”在酒店做起来。“狮子头”酥香可口,长期存放,口味也不变。有一年,李鸿章回合肥省亲,在一位幕僚的推荐下,来到李国诚的酒店吃酒席。吃到酒店的茶点“狮子头”时,李鸿章甚是高兴,欣然题联:“公则悦,四海风从;和为贵,万商云集。”随后,李国诚就把这个酒店正式命名为“公和堂”,公和堂里的“狮子头”更是名噪一时。
之后,公和堂因战乱而被迫关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重新经营。但不久因十年动乱,又再度关闭。经历了百年沧桑后,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下,李国诚的曾孙李昌信为了弘扬传统美食,在肥东撮镇开了家“公和堂”食品厂,利用祖传手艺,做出包装一新的“公和堂狮子头”。
“配方是从高祖父李国诚那传下来的,传统的制作方法一直都没有改变过,就连口感也跟一百多年前一样。”对于李昌信来说,制作狮子头也算是对先祖遗志的一种传承。
2 精细程序打造传统味道
来到生产车间,记者见到油锅里正炸着一个个圆滚滚的狮子头,金黄色的外皮看起来酥脆可口,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油香味,瞬间便勾起了我们的食欲。从面头发酵、擀面、搓条,再到成型、蒸煮、油炸,一个狮子头的出炉必须经过这样几道程序,而每一道程序都非常关键。李昌信介绍,他们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做狮子头,记者赶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前几道工序。“有机会你们一定要一早来看看我们发酵、擀面的过程,每一个狮子头都是手工制作,保证它的纯正口感。”
据了解,一般工人们会在头天晚上就将面粉和好,加入老面团和食用碱发酵8到10个小时。“发酵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人体温度左右,以保证发酵菌的存活,发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狮子头的口感。”李昌信说,发酵、油温、火候是狮子头好吃与否的三大要素。
李昌信一边用铲子翻着锅里的狮子头,一边说:“炸狮子头的火候控制是最关键的,炸太久了,狮子头就糊了;炸的时间短了,狮子头就会外熟里生,影响口感。时间一定要严格控制在40分钟到1个小时,这样才能炸通透。”
在另一个房间,记者看到油炸过后的狮子头正放在一个个大托盘里进行冷却。“一般需要冷却4个小时才能进行最后的包装,包装后便会被送往各大超市和卖场。”于是,记者也终于能品尝到这刚出炉的狮子头。娇嫩的外皮一口咬下去酥脆爽口,有一种特别的香味。一旁的李昌信自信地说:“包装好后的狮子头味道比这个还要香脆呢!”
3 紧跟潮流坐上时代快车
和合肥四大名点一样有着“中华老字号”之称的公和堂狮子头,不仅是游客来合肥必买的特产,也是肥东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点心。李昌信告诉记者,每年中秋过后是狮子头销售的旺季,如今受到产能的影响,目前主要还是以供应安徽地区为主。
看着如今公和堂狮子头备受合肥人的喜爱,李昌信感慨万千。“记得刚起步那会儿,狮子头怎么卖出去是个大问题。肥东地区的销量毕竟有限,想要发展必须进军合肥。”2001年,李昌信带着他的狮子头到合肥各大超市去推销时,却一次次被挡在门外。就在李昌信快失去信心的时候,原长江百货大楼的一位经理在品尝了公和堂狮子头后赞不绝口,把公和堂狮子头引入了商场并放在最好的位置销售。从此以后,公和堂狮子头在合肥站住了脚跟。
不久之后,刘昌信又遇到了一位“伯乐”。当时农委的负责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品尝到公和堂狮子头后非常吃惊,第二天就找上门来表示要帮助刘昌信做好这个产品,并给予了10万元的资金帮助。正是这笔资金,让刘昌信扩大了规模,将公和堂狮子头深入推向了市场。
公和堂狮子头是肥东传统的特色产品,善于创新的李昌信经过不断挖掘、整理,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理念,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及包装,将单一的狮子头扩展为酱菜、饼等一系列的“公和堂产品”。狮子头的味道也从单一的原味增加到了甜味、淡辣味等,多种口味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既弘扬了“公和堂”传统食品之精粹,又创造了符合现代人口味的系列食品。“现在人们对美食越来越重视,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狮子头必须在味道上做出变化,才能紧跟时代浪潮。”
新闻推荐
悠悠古镇,人文荟萃,四海宾至,梁园自古繁华;今日梁园,商贸活跃,八方客来,古镇喜迎契机。日前,梁园镇积极响应《关于开展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工作的通知》,大力开展千年古镇...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