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强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目前安徽省各个学科的阅卷工作全部结束,现已进入各个学科的统分合成等工作。随着高考分数公布的临近,不少考生和家长开始考虑填报志愿以及报考学校的问题,与此同时一些“野鸡大学”开始频现,让部分考生及家长犯起了迷糊。
对此,专家表示,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和报考学校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擦亮双眼,严防各种招生骗局和陷阱。
高考学子险遭骗局
今年19岁、家住八斗镇的王林是一名高三学生,目前就读于龙泉路上的一所中学,由于平时爱贪玩,一直静不下心来学习,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这不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感觉一般的他在随后的估分中只估出了300多分的成绩,“这样的成绩只能达上专科线,三本是没有希望了。”觉得上专科还不如出来打工来得实在的父亲便准备帮其放弃求学的机会,早点走上社会。“父亲就觉得吧,专科就是混时间的,学不到什么东西不说,还浪费大好光阴,与其这样,不如早早出来学门手艺,好以后靠手艺混口饭吃。”
就在家人正准备为王林选择学什么手艺之时,一连几天都接到了一男子打来的电话,在电话中,男子声称自己是某高校招生人员,有内部指标,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他说得有理有据的,把我都给说动心了。”
喜出望外的王林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班主任李老师,没想到却被老师泼了盆冷水,“老师一听完就告诉我说这是个骗局,他告诉我世上没有这么好的事情,骗子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招、远程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考生入学后才知道读的可能是相关学校的网络教育或自考辅导班,此前有不少学生和家长因此都被骗去不少钱财。”听完老师的分析后,王林倒吸一口冷气,“真是太危险了,差点就被骗了,现在的骗子怎么这么可恶啊。”
填志愿应擦亮双眼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与教育相关的骗局也越来越多,骗术也越来越高明,其中每年高考后的野鸡大学便是其中之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求学心切的心理,谎称有各种能力,能够让考生被某大学录取,借此向考生及家长骗取钱财。不少人为此上了骗子的当,既损失了钱财,又耽误了孩子的学业。
对此,专家表示, “野鸡大学”又被称为“学历工厂”、“虚假大学”、“学店”,其办学以营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其主要指标是花钱买文凭,而买来的文凭不被用人单位认可。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和报考学校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擦亮双眼,严防各种招生骗局和陷阱。
至于如何识别“野鸡大学”,专家表示可以通过网站域名和网页内容鉴别。具体来说,绝大多数高校网站域名中都有edu(“教育”的英文缩写)三个字母,正规大学的edu是独立存在的,通过“.”与前后分隔,如果edu与前面字母相连或通过其他符号,如斜杠、下划线分隔,则很容易是假的。其次可看这些网站是否有备案号。一些虚假学校可能会编一个备案号,可通过工信部网站查询。此外,可留意学校的网站内容,如果网站内容错漏百出,“公告”、“新闻”等内容常年不更新的,大部分就是“野鸡大学”。这类大学网站上留下的校址、联系电话,也一般不存在或打不通。有些网站也有学院新闻、院系设置、招生信息等内容,但找不到学校地址及任何联系方式。
新闻推荐
7月9日一大早,县卫计委主要负责人一行来到撮镇抗洪救灾一线马湖乡工作点,慰问正在一线的马湖乡防汛抗洪抢险突击队。6月下旬起,安徽境内普降暴雨,天气放晴后,上游水不断流入,致使...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