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交了保证金,也下了订单,但竞拍人在最后交易关头的犹疑态度,让承办竞价转让的机构犯了难。去年底,安徽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对取消车辆采用网络竞价拍卖的方式进行转让,引来不少买车人“淘宝”。有些人淘到中意座驾,也有些人事后反悔。 8月29日,记者获悉,针对少部分迟迟不履行车辆成交确认后续手续的竞拍人,合肥市中安公证处为省产权交易中心支招,解决了难题。
据了解,依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015年11月起,省直机关第一批取消车辆采用网络竞价拍卖的方式进行转让,承办竞价转让事宜的是省产权交易中心。竞拍人先通过网上注册报名,在支付1万元的履约保证金后,就可参与网络竞拍。尽管主办方事先已通过公告方式对车辆状况、竞拍流程、双方的权利义务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告知,但仍有少数竞拍人在拍得车辆后,迟迟不愿意支付购车款、手续费等费用,导致交易无法完成,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与竞拍人沟通也没有效果。根据竞拍规则,竞拍人未按规定办理成交确认手续和付款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其支付的履约保证金将不予退还,所涉车辆将被收回再行拍卖。
由于网络竞拍的所有流程都在互联网上进行,主办方与竞拍人并没有见面,竞拍人是否自愿放弃车辆的意思表达没有充分的材料证明。如何避免与竞拍人之间产生纠纷?所涉车辆不可能无限期搁置,怎样保证下一步竞拍转让程序的进行,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这些问题困扰着主办方。
经过初步沟通,合肥市中安公证处为省产权交易中心支了一招:通过保全送达文书的形式,给竞拍人寄送书面材料,告知其办理最后期限,以及逾期不办理将会引起的法律后果。因为公证的参与,对于寄送的内容及寄送的过程均予以证明,可为日后避免纠纷提供有力保障。
由于涉及到国有资产,除了通常的审查以外,公证员张霞对省产权交易中心的申请资格、竞拍人(收件人)身份、寄送的程序进行了重点审查。首先是主办方的申请资格,经审查,省产权交易中心系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产权交易机构,是独立法人,本次承担取消车辆的处置工作经过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具有独立申请办理公证的相关资格;其次是关于竞拍人(收件人)的身份确认,主办方向公证处提供了本次网络竞价的拍卖纪录,其中就有竞价人的联系电话、默认收货地址等。最后一步,在公证员张霞及同事的现场监督下,省产权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邮政大厅里,将需要寄送的文件以特快专递的方式邮寄给了相关竞拍人。
据统计,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合肥市中安公证处共为省产权交易中心办理了6批保全送达文书,涉及20余名竞拍人。目前已经收到部分反馈,保证了竞拍转让程序顺利进行。 (史旻记者周莹莹)
新闻推荐
环境监察利剑因贿而废合肥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原支队长曹勇获刑3年半
合肥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原支队长曹勇获刑3年半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