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一早,合肥市民刘女士领着孩子到安徽省儿童医院儿保科求诊。 “眼看就要开学了,女儿突然抱着我哭:‘妈妈,我不想上学了\’。”和孩子爸爸苦劝一晚无效,不得以带孩子来儿童医院看心理医生。经医生细心询问,小姑娘才道出实情,原来她是嫌弃自己太胖了,“同学都叫我 ‘胖冬瓜\’,我不想上学,不想见到他们。 ”
10岁的小娟,身高1.4米,体重56公斤。超出该年龄段女孩标准体重30多斤,看起来的确比同龄的小姑娘“大一号”。这时,孩子的妈妈才知道,原来是肥胖让女儿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厌学情绪。
“长期以来,不少家长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总认为孩子长得胖嘟嘟的很可爱,是健康的标志,其实,肥胖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安徽省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刘亦芳表示,肥胖的孩子因为常常受到同学们的讥笑而更容易出现自卑、胆小、焦虑、厌学等心理障碍。此外,肥胖还会带来一些身体上的问题。比如运动功能较差,下肢或关节疼痛;脂肪在脑组织堆积过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因常食入过多的脂肪和热能,有可能导致性早熟和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脏的舒张和肺功能,和一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儿童肥胖也埋下成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祸根。
刘亦芳介绍,想要知道孩子是否超重,可以根据身高体重指数(BMI)计算孩子的肥胖程度,体质指数(BMI)=体重 (kg)÷身高 (m)的平方,BMI指数小于25为正常,大于25为超重,若大于28即为肥胖,应引起重视。儿童有3个阶段容易肥胖:1至3岁的婴幼儿期,六七岁的学龄期,以及10至18岁的青春期。
“持之以恒的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是儿童减肥的两大‘法宝\’。 ”刘亦芳介绍,积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肪及高热量的饮食。不要吃零食。尽量控制摄入肉食和碳酸饮料。此外,适量的运动对减重非常有效。由于电子娱乐产品的普及,很多孩子户外活动也很少,也是导致肥胖的一个因素。家长应增加一些户外运动,若诊断为肥胖,应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每天的运动量,养成运动规律,对减肥及健身都有帮助。
王炜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安徽省近日出台实施《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对连续两年取得A级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对未能完成年度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