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文 何明
便捷低价代步车风行街头
“这辆代步车多少钱,给上路吗? ”“诚心要的话给你个优惠价12000,这车用来买菜、接送小孩上学很不错,通常交警不会拦。 ”10月23日,在铜陵市淮河路上的一家电动车专卖店,两位顾客正向老板咨询一辆封闭式四轮代步车的价格和上路情况。
“自从厂家推出这种外形与汽车相似的三轮、四轮电动代步车后,无论咨询量还是销量都在显著增长,平均每个月至少卖10辆,大多是中老年人前来采购或是年轻人买给父母使用。 ”店老板告诉记者,相对于过去的电动自行车,三轮、四轮代步车操作简单,在市区充一次电可行驶50公里以上,而且夏天不晒,冬天不冷,雨雪天淋不着,省时省力,很受中老年人的欢迎。
记者走访合肥市代步车销售市场发现,前来咨询、采购老年代步车的消费者同样络绎不绝。 “我快70岁了,考驾照是没指望,这车容易上手,比坐公交方便,比开汽车省钱……”在合肥琅琊山路一家电动车销售商铺内,前来看车的张大爷向记者细数代步车的种种好处。张大爷的外孙今年刚上小学,他平常主要坐公交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上车前和下车后都要步行一段路,阴雨天气十分不便,高峰时段,一个老人带孩子等公交、挤公交车也不容易。看着周围许多老人用电动代步车接送孩子,张大爷也打算买上一辆。
“价格低”“无需办牌照”“开短途能替代汽车使用”……商家关于代步车的宣传,对中老年消费群体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今年6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低速电动车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低速电动车销量增长50%,达60多万辆。
“各地在地域、气候、经济等方面差异巨大,产生了多层次汽车市场。虽然老年代步车的市场地位不高,但是从目前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来看,老年代步车成本低廉,燃料获取方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较低层次的市场需求。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廷龙表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对这类代步车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
无牌无照 上路后险象环生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老年代步车设计初衷是作为一种医疗器械,速度基本控制在每小时5~10公里,以速度低、刹车灵、安全可靠为标准。然而,如今市面上销售的所谓“老人代步车”,主要是以蓄电池或者燃油驱动非法组装、拼装的三轮或者四轮车辆,严格来讲并非规范名称,而是销售商或厂家的一种商业叫法,是其为迎合老年消费者需求而自行衍生出来的产品。
在外观上,这类电动代步车看似与普通汽车区别不大,但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到铜陵市一家代步车销售店进行试驾体验时,却发现有的代步车视线并不开阔,相比汽车视觉死角更大,给行车安全带来不小挑战。
在设计时速上,多数商家对外宣称是“不超过40公里”,有的“油电两用”代步车时速最高可达上百公里,早已超过了5~10公里的老年代步车时速,达到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有受访老人向记者表示,代步车高速行驶时,能明显感到车子“有些飘”。
一分价钱一分货。老年代步车的售价远低于汽车,其抗撞性能、产品质量,相比汽车自然也要打上不少折扣。“这类低速电动代步车均未经过碰撞测试,没有安全气囊,底盘轻,危险系数很高。 ”长期关注老年代步车的省人大代表李红明说,代步车不仅质量方面存在安全风险,其管理也处在空白地带。目前,大多数城市代步车均无法上牌,这种“无户口”状态给交通管理带来诸多难题。
此外,驾驶代步车的老年人大多没有驾照,没考过交规,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驾驶训练,这为他们的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记者走访合肥市区多条主干道,不时能看见老年代步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在阜阳北路,一位接孩子放学的老人驾驶代步车横穿马路时,没有减速,也完全不看两边来往的车辆,而是直接冲向马路对面,让人不禁捏了一把汗。
“前几天,在我们小区附近的洪岗路上,一位老太太驾驶的代步车被机动车追尾,坐在后排的大爷被甩出车外,导致骨折。 ”事故目击者、合肥市民刘冰向记者介绍,洪岗路没有隔离出非机动车道,许多老人开着代步车就往道路中间跑,特别是下午放学后,有的老人开车带着孩子随意穿梭于汽车之间,不少人还逆行、闯红灯,可谓险象环生。
保障安全 须填补监管空白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老年代步车”不在国家公告的机动车生产目录内,车辆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此类车辆是不予注册登记和核发号牌的,“无户口”的老年代步车是不能上路行驶的。一些商家宣传的“无需牌照”就可上路,是对老年消费者的误导。
一方面是老年人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是老年代步车的尴尬身份和安全隐患问题。对于涌现在大街小巷的各类老年代步车,市场监督和交通管理等部门也十分头疼。 “铜陵主城区电动车经销店有70余家,除非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否则我们难以禁止车辆销售。 ”铜陵市铜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市交管部门则表示,老年代步车不是机动车,不能上机动车牌照,但就车辆行驶速度、动力装置而言,它又不属于传统非机动车辆,给执法造成困难。
“根据普遍通行的交通规则,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使用不同道路资源,各行其道方能确保安全。 ”李红明认为,老年代步车的问题在于没有确认其是否具有机动车属性,国家应立法对相关标准进行规范,建立老年代步车登记、年检和报废制度,对车辆生产流通环节实施严格监管,实现方便老人出行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双重目标。
实际上,国家层面已重视低速电动车市场,并探索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今年4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 《四轮低速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10月13日,工信部对外公布国务院 《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36号建议的答复》。其中,国务院批复同意工信部等部委关于低速电动车 “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意见。相信不久的将来,销售和购买老年代步车将会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针对老年代步车引发的交通安全隐患,张廷龙认为,相关部门应主动作为,对非法组装或改装代步车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同时,要不断向老人进行道路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进一步规范道路行车秩序,加大对老年代步车道路违法现象的治理力度,更好地保障出行安全。
·延伸阅读·
中消协提示:切莫盲目购买代步车
老年代步车不断出现,其带来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随之凸现,也给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一定的侵害。
针对老年代步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大、无牌无证上路行驶以及驾驶员违章行驶、运用老年代步车从事非法营运等问题,今年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
不要盲目选择和购买老年代步车,选择合法交通工具出行。希望老年消费者勿轻信老年代步车“不用挂牌照、不用考驾照”的虚假宣传,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选择合法交通工具出行,做到不购买、不驾驶、不改装、不乘坐老年代步车。
子女不要把“老年代步车”当作礼物送给老人。部分消费者对老年代步车的危害、非法性认识不够,认为老年代步车能方便老人出行而将其作为礼物送给父母,不知这看似孝顺的举动实则会把父母置于危险的境地。
不要乘坐非法运营的 “老年代步车”,以避免损害的发生。
同时,中消协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以打击非法“残摩”的方式打击所谓的老年代步车,并从源头上加强对其生产、销售和改装的控制;加大城市微循环公交建设;尽快出台有关老年代步车的技术标准等法律法规,明确老年代步车的定义及生产标准、国家技术标准,严格老年代步车的使用范围。 (闻则)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胡旭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势下,全省各地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居全国前列、中部领先...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