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珉
省城公租房供应充裕,电脑摇号申请家庭100%中签
10月10日一大早,合肥市民刘小青就赶到位于经开区的安徽国际会展中心,9点30分这里将举行2016年度合肥市市区户籍公租房申请家庭选房顺序公开摇号,他和几百位申请者8点多就来到现场等待。
“我和妻子工作生活都在庐阳区,住在附近的老岳父身体不好要我们照顾,所以我看中了这次庐阳区刘冲公租房的房源。 ”9点50分,经过电脑摇号,刘小青的选房顺序号定在1600多号,他有些担忧:“我的序号偏后,不知轮到我选房时还有没有刘冲的好房源了。毕竟,公租房的租金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上的商品房。 ”
刘小青是此次公租房配租1776户申请实物配租家庭之一,而合肥市提供摇号的房源共计1956套,分布在合肥市庐阳区、包河区、蜀山区、高新区等。“也就是说,1776户申请家庭 100%中签,年底前都能住上新房。 ”合肥市房管局住房保障处处长谢华友告诉记者,“只要申请者对户型地点满意,年底前都能住上新房。但如果对房源不满意也可以放弃摇号结果,等待下一次的房源参与摇号,或继续以租赁补贴方式享受保障。 ”
据了解,为了保证此次摇号的公正,1776户申请家庭的相关资料及摇号软件事先都是由公证机关进行核验、封存并妥善保管。申请家庭可以在10月11日拨打合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中心咨询电话查询摇号结果。申请家庭根据各自公开摇号取得的选房顺序号,在10月18日至11月10日期间从1956套房源中分批依次选房。
“年内还将适时启动第二批摇号配租。 ”谢华友介绍,2008年以来,合肥市已累计开工建设公租房 (包括廉租房)11.9万套。其中,市9.1万套,四县一市共建2.8万套。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竣工备案公租房7.8万套,累计分配入住7.4万套。
公租房廉租房并轨运行管理,保障范围越来越广
“安徽省保障性住房规模不断扩大。 ”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省开工建设和筹集各类公租房逾94万套,建设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实现了低收入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
2014年起,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行管理,统称公租房,保障范围进一步拓展。 “过去,廉租房与公租房分开运行,由于保障群体不完全一样,需要分别申请、排队,造成不便。因收入变化的家庭须退出原廉租房后再申请新的公租房。两种保障房不能调剂使用,既为百姓带来不便,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浪费。 ”
据了解,推进二者统筹并轨,即实行统筹建设,统一分配和管理,做到房源并轨、供应对象并轨、租金标准并轨,使廉租房、公租房制度无缝衔接,能够提高保障房的资源配置效率,方便住房困难群体申请和使用。
以此次合肥摇号配租为例,申请家庭中就有原先符合廉租房标准的最低收入家庭、孤寡残障低保家庭,也有符合原先公租房标准的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人士等。而分配后的租金,也因申请家庭的不同情况而区分不同层次,如最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租金为每平方米1.1元/月,较低收入家庭为每平方米3元/月,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为每平方米5元/月。
保障性住房规模扩大,保障范围也进一步拓展。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优先保障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础上,公租房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包括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如果保障对象具有一定支付条件,还可以购买自己租住的公租房。 ”根据相关政策,各地在确保当地公租房持有数量、满足住房困难家庭承租权益的前提下,可将公租房用于出售。承租家庭可以申请购买承租公租房的全部或部分产权。
据了解,到2020年末,安徽省要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住房保障全覆盖。各地要适当放宽公租房保障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申请程序。
铜陵建委保障处负责人盛昌宝介绍,该市近年来就向全市城乡户籍的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引进人才等住房困难群体全面覆盖。 2016年又统一规定,将持铜陵市居住证2年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家庭纳入保障范围。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保障房投资渠道
规模庞大的公租房建设,需要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渠道来保障资金供应。
从全省来看,基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行管办分开。即政府负责制定保障房建设、分配和管理的规划、政策、标准,加强运行监管,不再直接建设保障房,而是委托运营机构作为保障房建设、融资、运营平台。对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房,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采取“限房价、竞地价”“定设计、竞房价”和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等市场竞争方式,择优选择具备资质的企业代建。同时,建立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保障房投资渠道,由政府提供相关支持政策,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保障房。
以铜陵为例,盛昌宝介绍,建设来源有政府主导配建,园区、大型企业投资以及社会投资、团购团租等模式。“以政府主导配建为例,政府不直接实施保障房的建设,而是通过土地公开招拍挂,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建设,建成后无偿提供给政府,或由政府定价回购。”据了解,该市新民安置点配建676套保障房全部由政府按照每平方米1800元的价格回购。
“2015年开始,铜陵停止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主要是盘活存量。符合保障性住房承租条件的家庭,可在市场上自行承租房源,政府按照‘控面积、控租金\’的原则给予租金补贴。 ”盛昌宝说。
据省住建厅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安徽省仍实行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的方式。实物配租保障方面,相比于多年来政府建设保障房的模式,未来,政府购买、租赁保障房的方式将更多出现。
·延伸阅读·
公租房,全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归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些从外地迁移到城市工作的群体。廉租房,是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2014年开始,公租房和廉租房逐渐并轨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
2015年,公租房保障被列入当年省政府33项民生工程之一,实施情况被纳入市、县区、开发区政府目标考核。当年新增公租房 6.14万套,新增租赁补贴1.04万户,基本建成10.51万套,分配入住7.17万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田婷)10月13日上午,合肥市举行“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创业辅导活动,这是“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的主场专项活动之一。会上,IE果园、新鼎明创新创业基地等12家单位获...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