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陆杨
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安徽省有关部门曾发文,严禁借机打乱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也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可在宿州市宿马现代产业园区昌圩村,这些禁令并没有被严格执行。
近日,昌圩村村民宋先生(化名)告诉记者,在他们村前不久的土地确权登记中,他家被村里要求退出了1.9亩地。 “不止我一家,还有好几家都被要求退了地,我们不想退,但也没办法。 ”宋先生颇为无奈。
为何让宋先生退地呢?宋先生说,村里这次借土地确权登记之机重新量了地,随后划定了一个标准,如果每户村民家的地人均面积超过3.9亩,就要退地,“我家人均面积原本没有3.9亩,但由于村里‘耍了手段\’,所以超标了。 ”
宋先生解释说,他本来有一些自己开垦的开荒地和河滩地,但村里将这些地甚至连同他家门前屋后的菜地都登记到了他的名下,所以造成了他家总面积比二轮承包多出很多。宋先生质疑,村里这样做是违规的,也很不道德。
针对宋先生的反映,记者联系昌圩村支书苑书文。他表示,村里并没有将荒地和河滩地登记到宋先生名下,只是如实丈量了二轮承包时的地块,而宋先生家的地的确比很多村民家要多。
“我们村二轮承包时分地并不公平,一些村民家族势力强,所以多分了地。这么多年来,多数村民都想重新分地。 ”苑书文解释说,这次土地确权登记时,村里有95%的村民都建议原来多分地的村民应该退出耕地。
苑书文说,正是基于多数村民们的诉求,在重新量地后,村里收回了几位耕地面积明显富余的村民的地,“收回的地都分给了那些人均面积少的家庭。”苑书文表示,村里大多数人对此做法表示满意。
对于村干部的说法,宋先生十分不满:“我家二轮承包时并没有多分地。况且,二轮承包是国家承认的,根本不允许随意调整。 ”宋先生认为,不能以多数村民意见来决定调地与否。
那么,昌圩村此次调地行为在农业部门眼里如何定性呢?记者联系了埇桥区农委经管站,该站一位负责人表示,严禁借确权登记的名义调整承包地,即便是多数村民要求调整也不允许,“昌圩村的做法是错误的。 ”
对此,有律师表示,昌圩村这种借机调地的做法明显违规,如果不被严格制止,一旦传播开来,会对其他地方正在确权登记的农民造成恐慌,也会不利于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有序推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倩油菜是安徽省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施肥应注意什么?省土肥总站专家认为,根据油菜目标产量不同,肥料用量也不同。目标产量200公斤/亩以上的区域,每亩施肥总量(折纯)为:氮肥12—14...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