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许梦源
据省旅游局统计,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全省重点监测的乡村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到324.46万人次,占全省重点监测景区的49.13%,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大有赶超传统旅游景区之势。但在这股热潮背后,“农家乐”服务因质量良莠不齐,也会给游客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亟待规范发展确保消费安全。
食宿安全是否有保障?
对于大多数“农家乐”来说,土菜和民宿是最重要的基础服务。那么,目前安徽省对“农家乐”这两方面的监管情况如何?
省食药监局食品消费监管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省食药监局暂未针对“农家乐”出台监管标准,一般将其并入普通餐饮业进行监管。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饭店,要求其具备相关餐饮经营许可证件,而对于规模小、不能达到取证标准的“农家乐”饭店,各地要求做到备案登记,方便日后检查。但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相对于正规的大型餐饮企业而言,一些小规模的“农家乐”由于大多达不到“留样”标准,食药监部门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往往会遇到后期采样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者的维权困难。
而省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安徽省工商部门也并未单独为“农家乐”出台监管标准,对于长期从事餐饮、住宿服务的“农家乐”经营者,会要求其办理相关经营执照,但对于一些假期或临时性提供吃饭、住宿服务的农户,由于其服务内容和时间的模糊性,监管难度较大。
“农家乐”评星有标准
记者从省旅游局获悉,安徽省早在2008年就制定了“农家乐”的星级评定标准,并于2013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根据评定办法,安徽省目前对“农家乐”的定义是:利用农村庭院、农林牧副渔田园景观和自然生态、乡村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以农业、农村和农家乐体验为特色的观光、娱乐、劳作、修学、康体、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的经营实体。目前安徽省的“农家乐”(含森林旅游人家、渔家乐等)星级评定采取业主自愿原则,由“农家乐”经营户向所在地县(市、区)旅游局提出申请。
在考核指标上,星级评定主要考核省内“农家乐”的经营、场地、安全、消防、环保、卫生、餐厅等指标。基本申请条件包括所在乡镇无高发地方病,三年内无重大疫情;持工商注册登记、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依法经营;且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等。
记者在评定标准中看到,即便是对于最低等次的一星级“农家乐”,也要求其场地单体占地面积达到600平方米,用于接待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对于要申请四星级和五星级的“农家乐”,更要求其绿地和水面面积达到50%以上。可见,星级评定主要是面向已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农家乐”而定,而对于开办不久或规模较小的“农家乐”,其监管标准仍有待完善。将建立乡村旅游标准体系
根据省旅游局安排,下一步安徽省将逐步完善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境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形成乡村旅游的标准化体系,以更好地规范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经营。
同时,省旅游局还计划根据业态类型将乡村旅游划分为乡村客栈型、休闲农庄型、民俗文化型、生态养生型、古镇古村型和采摘篱园型等,分类进行标准化管理,从而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
乡村游虽热,但并非所有乡村都适合发展旅游,也不是所有农家都可开办“农家乐”,只有具备了各类基本经营标准,“农家乐”才能更加长久地“红火”下去。
新闻推荐
■星级记者喻寒松记者从省植保总站了解到,安徽省新季油菜菌核病总体中等发生,感病品种偏重发生,预计全省油菜主要病虫发生总面积约700万亩次。在油菜菌核病重地区,农户可以种植目前对菌核病...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