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安徽大剧院隆重开幕,李锦斌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中,不仅总结了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就,也对未来五年安徽的奋斗目标进行了描绘,概括起来就是“五大发展”闯出新路、全国方阵走在前列、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美好安徽开创新篇。昨天,本报也专门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结合报告对安徽省未来发展的思路进行解读。
两轮驱动建设“制造强省”
报告摘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要深入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要全面落实“去降补”五大任务,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解读宋宏(经济学者、安徽日报高级编辑)
宋宏认为,从安徽省产业结构来说,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占比达到50%以上。此外,安徽省战略性新型产业在最近增长势头良好,在整个安徽经济和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那么如何更好发展安徽省制造业?宋宏认为最好的举措就是双轮驱动,两手并举。“原先多年积累下来的存量较多,比如汽车、家电、电子、轻工等,如今面临最大的挑战和困难,就是这一批产业的加速改造。”宋宏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要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这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打造制造强省。
宋宏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社会需求发生新的变化,相比以前更加丰富,需求增长速度也加快了。“以前物质类消费需求多,现在服务类消费更多了;以前是温饱型消费,现在转变为发展型甚至享受型消费。”宋宏说,安徽有很好的区位优势,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后,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中高端现代服务业有了更大的空间,“比如医养结合的养老产业、多种业态的旅游产业、体验性的消费等等。”
宋宏介绍,安徽省三产比重相比长三角其他省市落后10%到20%,现实的差距就是未来的发展空间,他认为安徽省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中心城市和特色区域更应如此。他认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针对安徽实际,面对全国和国际市场,应对变化,赶上节奏,才能打造成制造业强省和现代服务业比较发达的省份。
创新已成安徽亮丽名片
报告摘要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遗传基因。要在新一轮创新发展中勇立潮头,下好创新“先手棋”,把制度创新作为根本保障,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
解读张道刚(《决策》杂志副总编辑)
“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遗传基因,的确是这样。”张道刚表示,“遗传基因”充分说明,“创新”已是融入在安徽人民血液中的“因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安徽是一片创新的沃土,比如中国的近代工业从这里起步,中国的现代改革从这里出发;诞生了许多世界级科技成果,许多国家大科学工程和装置都有安徽元素、安徽创造。不仅如此,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很多创新做法,安徽都走在全国前列。
张道刚介绍说,“十二五”期间,从合芜蚌试验区到成为国家首批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再到获批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安徽的创新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创新红利正在进一步释放。安徽区域创新和企业
创新能力已连续四年居全国第9位,专利申请
量、授权量、认定高企数等主要创新指标均保持全国先进、中部领
先位次,创新已经成为展示安徽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比如合肥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就是把创新放在重要发展位置上,来打造创新创业的人才高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创新也成了合肥这座城市一个重要的‘标签\’和‘符号\’。”
区域联动拉动经济增长
报告摘要推动安徽省与苏浙沪联动发展,省内其他城市与合肥联动发展、各城市之间联动发展,提升放大安徽板块整体效应。
深度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扎实开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多领域合作,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
解读程必定(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城市之间联动发展,最需要的就是扬长避短、取长
补短。”程必定认为,不管是安徽省各城市之间,还是安徽省与苏浙沪等地的联动发展,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安徽的发展。这就需要城市之间、地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在程必定看来,与苏浙沪地区相比,安徽省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四年时间,想要追赶上周边地区,“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如何联动发展值得思考。”他认为,下一阶段在联动发展上,首先应该加强区域间合作。“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合作机制,比如搭建总体架构、制定签署相关协议,定期召开会议,为合作创造条件。”其次,应勇于改革,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性。“原本大家各自为阵,现在就需要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程必定说,改革应该在体制、政策、环境、市场等多方面接轨,这就需要政府能解放思想,跳出原来的小世界,用更长远的眼光谋发展。
当然,加强区域的协调发展,必然会给安徽省带来深刻变化。程必定说,目前安徽在长三角经济带中处于第二、第三方阵,经过一体化发展将能拉动安徽的经济增长。省内的城市之间,城镇化进程也会加快,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老百姓才能富裕起来。
安徽省多市定位“中心城市”
报告摘要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支持合肥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支持芜湖加快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支持蚌埠建成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支持安庆、阜阳、黄山分别打造成皖西南、皖西北、皖南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亳州、滁州、宿州、六安打造成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推动芜马、宿淮(北)、安池铜城市组群建设。
解读张道刚
“提升中心城市能级,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和城市群发展的规律。”张道刚表示,合肥一直以来以创新为发展动力,此次更是被定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这是一个更高的定位。”
张道刚认为,城市能级的提升,是安徽从“单极支撑”向“多极支撑”的转变。“过去是合肥一城独大,周边城市靠合肥带动辐射,而现在正在改变‘单一增长极\’的模式,积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随着格局的变化,对城市的发展则提出更高要求。精准的定位,也需要这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激发自身的潜能,承担起各自的分工定位。
(下转A05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爱情励志电影《我的功夫姐姐》昨日在肥举行开机仪式,著名功夫女星杨丽菁惊喜现身。据悉该片出品人和导演都是安徽本土人,导演熊涛介绍,主打职场励志的本片讲述了现实生活中积极奋斗的小人物,逆...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