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附小二小的学生在体验灵境科技VR虚拟的三维世界,包河区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包河区通过教育信息化区域整体推进,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包河区的老师通过名师在线对偏远地区学生进行远程教学,指导偏远的农村小学开展科技创新。
刚刚结束的合肥市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仪式上,包河青少年收获满满。该区四十八中吴小涛和工大附中的张奕煊两位同学荣获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了带有市长凌云签名的证书和奖杯。同时,包河区李雅俊、项宾富两位科技辅导员荣获合肥市“十佳科技辅导员”称号,张承燕、张杰等19位老师荣获“合肥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包河区21位老师载誉而归。
合肥市第48中学吴小涛同学研究的课题《环巢湖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物质去除研究》获得了2016年全国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环巢湖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湿地植物不仅发挥着景观功能,同时在吸收污染物方面的净化功能也极其重要。实验结果表明挺水及沉水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较强净化能力,而沉水植物因为其完全水生的特点,使得它对环境胁迫的反应最为敏感。因此,在利用人工湿地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时,恢复和重建以挺水、沉水植物为主的芦苇、蒲草、苦草、金鱼藻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群落是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合肥工业大学子弟学校张奕煊同学发明的《一种全方位旋转式定位玻璃破碎器》同样获得了2016年全国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公交车或长途客车上,原车配备的活动式安全锤遗失,紧急情况下无法开窗造成人员伤亡;室内突发事件,人体也需要破窗出逃;人体应对突发事件时,紧张造成操作失误,无法及时破窗逃离。因此紧急情况下如何迅速有效地击碎玻璃,安全逃生是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一种全方位旋转式定位玻璃破碎器,保证在紧急情况下顺利破窗逃生。
全省率先设立区长奖
“区长奖”的设置旨在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更多的青少年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包河区不仅在全省率先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而且每年安排200万专项经费,出台相关奖励政策,举办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搭建青少年科技创新平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包河区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大投入,主动作为,确保青少年科技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督查考核,持续办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引导全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追求科学、创新创造,努力将青少年科技工作做成样板,创出典范、引领全省。
包河区已经颁发了四届科技创新区长奖,目前已经启动第五届区长奖评选。
安徽首家举办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包河区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工作,作为特色项目的电脑机器人竞赛活动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普及率、提高率以及竞赛获奖面逐年提高。包河区是安徽首家举办的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县区级单位,至今已经举行了5届。包河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分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别,竞赛设立综合技能、FLL工程挑战、VXE工程挑战、足球、WER、灭火以及篮球等多个项目。大赛前期,组委会就时间、场地安排、就餐和交通安全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安排,全区各中小学纷纷组织代表队参赛,参赛队伍和参赛选手逐年增加,为各位选手参加市级比赛奠定了基础。
全省首次举办DI创新思维大赛
为培养全区广大青少年的创新创意、团队合作以及解决的问题能力,2016年6月12日,包河区首届DI创新思维大赛在合肥师范附小三小举行。比赛分为团体挑战赛和即时挑战赛两部分。团体挑战赛的准备过程中,孩子们要搜索创编故事需要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装置,尽量用废旧物品制作道具、服装,还要根据比赛内容编一个8分钟的短剧,将科技制作和短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现场答辩环节,他们将设计灵感、角本创编阐述地清楚明晰。集表演、科技、创新、想象、动手能力于一体的DI创新思维大赛,让孩子们收获颇丰。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科技与艺术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DI创新思维大赛对选手们是考验,更是成长的体验。
创新改变包河青少年
成绩背后,必然是付出。包河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关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和科技辅导员们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培训机会,鼓励学生与教师们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之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包河区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工作,把学校科技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2016年,包河区将通过建立“包河区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创客梦工厂”等举措,广泛利用高校、社区、学术团体等优质资源,组建创新教育专家团队,建立区内优秀辅导员队伍及学生团体,开展定期科技创新学习、交流及展示活动;开展学生创客教育,为学生创客活动营造氛围、提供设施设备和专业指导,打造很多有区域特色的创客教育品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包河区一直将青少年科技教育作为“双创”的基础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全省最早举办机器人区级竞赛的县区,五年里,包河的机器人项目发展势头强劲,参赛队伍逐年增加,参赛水平不断提高。在2015年合肥市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中,包河区获得一等奖31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68项,在全市各县区中名列榜首;省赛中取得一等奖13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29项,获得小学组和初中组比赛的5个冠军,参与面、获奖面居全省第一;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包河区有7支代表队代表安徽省参赛,共取得三项金牌、四项银牌的好成绩。
未来更注重创新培养
一直以来,包河区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切实增强全区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常年举办科技节活动,科技活动形式多样,推普和培优并重,搭建交流和展示平台,加大经费投入和培训力度,打造具有包河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活动,逐渐形成“学校有特色、班级有项目、人人皆参与”的良好氛围。
采访中,过去5年,包河区累计教育投入超过33亿元,先后建成或改扩建学校30多所,全区学校标准化建设100%达标率,46中、师范附小等名校新办10余所分校,并逐渐发展成6个教育集团和1个学区联盟。同时,还引进3所知名民办学校,全区新增幼儿园40余所。如今,包河区是好老师聚集地,“十二五”期间,补充教师共计1132名。2016年补充教师397名。先后成立“艺体教师、外籍教师和校外专家”三大教师服务中心。成立校长、名师、特级教师等工作室,带动校长和教师成长。全区拥有省特级教师40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86名和骨干教师387名。打造一大批百姓的好学校,大力推进GUS(政府——高校——中小学)合作,与北师大合作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成立区中小学价值观教育联盟。此外,还与华东师大、复旦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学校发展项目,打造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目前,包河教育形象展露全国,通过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实验区等重大改革创新项目,强力推进教育发展。
正是教育的不断发展,让包河区先后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安徽省教育强区、安徽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区等荣誉。
据介绍,十三五是包河“安徽新中心、品质首善区”的关键五年,也给教育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目标。据透露,包河教育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做四创”的主线,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打造“学在包河”教育品牌。同时更加注重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十三五”期间,包河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全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中部地区教育改革创新引领区。争创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本报记者张洪金
新闻推荐
本报讯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昨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于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了对特困人员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供养服务,特别...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