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第4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金奖(荷赛奖)获得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做客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联主办的“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采访时王瑶表示,“摄影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机器后面的人最重要
“我的父亲酷爱摄影,从小我就耳濡目染,对摄影很感兴趣,在我5岁那年,父亲手把手教我,我平生第一次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喜爱上了摄影。”中国摄影界传奇人物王瑶5岁起开始接触摄影,11岁以作品《开学了》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7岁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后被保送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深造,曾在新华社工作。她的摄影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大赛获奖,直到拿下分量最重的荷赛奖,这也是中国人在这个系列奖项中所获得的最高奖项。
在王瑶看来,照片虽然是静态的,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需要被赋予思想情感传达影像的力量。“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摄影器械怎么演变,最后还是应该为人服务,传播什么最重要。”王瑶觉得机器后面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摄影人对这个时代的认识和观察,摄影人是否有理想信念,都会决定这个作品最终是否会被群众喜爱。聚焦什么,关注什么,怎么表现是最关键的问题。开启快门容易,打开心灵之门不容易;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不够贴近心灵。镜头常带感情,画面直抵人性,才能使照片增添摄影技巧之外的震撼力。”
拍摄宣纸工艺受触动
没有成功是偶然的,在拍获得第43届荷赛奖艺术类金奖的《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时,王瑶跟60岁的舞蹈家陈爱莲同吃同住十多天,记录她训练的点点滴滴,“也曾被拒绝拍摄,但我会和她真诚地去沟通,约定完全抓拍。”拍摄完成之后,王瑶和舞蹈家陈爱莲已经成了忘年交,“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创作者被感动之后才能创作出感动观众的作品。”
虽然有很多身份,但王瑶直言,作为摄影家,无论多繁忙,她都会抽出时间深入生活创作。前不久,王瑶还到安徽宣城拍摄制作宣纸的过程,“为了拍摄,(凌晨)4点多就起床,现场被工人们艰苦的工艺制作过程所震撼,对自己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今年到安徽的采访拍摄(让自己)深受触动。”
摄影让她生活更多彩
作为享誉中外、成果丰硕的摄影艺术家,王瑶表示自觉幸运且常怀感恩之心,“摄影给了我很多观看世界的权利,还有那些被我拍摄过的人,让我进入、干扰、拍摄,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这需要很大的宽容度。我一直带着感恩的心态。不管是看人间的世态炎凉,看个人的喜怒哀乐,还是看成功者、失败者、奋斗者,都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常有人说,加入摄影家协会可能是门槛最低的选择。而王瑶表示,摄影绝对是低门槛高台阶的艺术门类,“摄影是最接地气的艺术,低门槛高台阶,并不容易。”王瑶表示,摄影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它的价值和力量也需要细心体会,“这世界上还有哪一种艺术能像摄影一样定格现实的世界、凝聚流失的时光、留下摄影人的追求和判断?如同那些经典之作,一百年、两百年之后,仍然从容面对后人,传导着历史的思绪、真理的力量、灵魂的光芒、生命的芬芳。”本报记者蒋楠楠
新闻推荐
去年重阳节,合肥市瑶海区红光街道化南社区的老人参加义诊。(资料图片)街道与社区离老百姓最近,要让百姓拥有获得感,共享经济发展的果实,街道和社区必须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在安徽省,很多街道、社区都针...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