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国梁)记者日前从省民政厅获悉,《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近日出台。规程立足安徽省实际,在低保城乡统筹、量化标准、认定程序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具体细致、操作性强的规定。
城乡统筹方面,操作规程规定城乡低保实行相同的制度安排和申请流程,实现困难群众申请低保的权利公平,从程序上消除了城乡差异。低保标准由设区的市政府根据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支出和物价变动情况,每年调整一次或适时调整。原则上,城市低保标准可按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5%至35%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可按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5%至45%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应与扶贫标准相衔接,2017年实现“两线合一”。 “两线合一”后农村低保标准按量化调整机制科学调整,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按年度动态调整后的国家扶贫标准。
根据国家低保政策新要求和社会救助新趋势,操作规程探索将生活困难、单独立户(靠家庭供养无法单独立户的,可按单人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和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保障范围,给予兜底保障。其获得低保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市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此外,操作规程还对低保申请受理、审核、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批、公示、资金发放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办理时限都作出明确界定,并要求全面建立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干部近亲属获得低保备案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关系保”“人情保”。
新闻推荐
省政府关于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和2016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意见的报告(摘要)
2016年7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徽省本级2015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徽省2016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下半...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