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运安
省委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90余次。“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切口要小、起点要高、项目要实,真正激发新活力、转换新动能”“注重发挥‘长板效应\’,加大对优势前沿科技领域的研发支持力度”“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创新文化”……正在举行的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创新”成为省委报告和代表审议中的高频词。
“使创新成为安徽发展最鲜明的特色、最强劲的动力。”省委报告明确提出。实际上,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遗传基因。从首创麻沸散的名医华佗、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到两弹元勋邓稼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再到世界上首台VCD、全球领先的中文语音平台、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新已成为展示安徽形象最闪亮的“名片”。
创新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过去5年,安徽省创新发展成效显著,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启动实施,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相继建立,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回首过去,成果令人振奋;展望未来,创新任重道远。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突破,为引领新常态、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提供了难得机遇。在此关键时期,更应该高举创新大旗,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创新驱动中加快“调转促”,在创新创造中培育竞争新优势。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创新发展,只有抢抓先机,才能引领潮流。念好“创”字诀,应牢固树立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与苏浙沪等发达地区相比,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已成为安徽省创新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形势下,实施创新发展行动、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无疑可以点燃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此时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勇立潮头“全创改”、创新示范“合芜蚌”、引才聚智“新高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念好“创”字诀,要时刻瞄准省委提出的创新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合芜蚌的龙头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统筹推进科技、产业、企业、产品和市场创新,建设更多创新平台、突破更多核心技术、引进更多一流人才、振兴更多新兴产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
新闻推荐
五大发展见行动 美好安徽开新篇——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