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彪
构筑立体生态防护网
江淮大地的秀美山川和江河湖泊,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守护我们幸福生活的天然生态屏障。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就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应高举绿色发展的旗帜,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升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严守生态红线、耕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红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作为省会城市,合肥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省委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城湖共生、宜居宜业的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其实,无论是建设巢湖、皖江生态文明示范区,还是淮河、新安江生态文明示范区,都要综合治理水污染,加强自然生态和城市生态的修复,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构筑生态环境的立体防护网络。
张 超
树立绿色经济理念
面对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带来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极端天气增多的严峻形势,安徽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启动“绿色发展”引擎,得到代表们的一致认可。
构建绿色发展新模式,首先需要树立绿色的经济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先生态再生意,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其次,树立绿色的发展理念,遵循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
周 勇
不让生态守护者吃亏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自觉和考核不行,必须有制度作保障。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新安江生态补偿,就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样板。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 ”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自2011年正式实施以来,新安江总体水质连年为优,首轮试点受到国家充分肯定,如今第二轮试点正在推进中。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应考虑各种生态要素,构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新机制,完善环境保护等各项制度。就生态补偿而言,必须明确事权、财权、监督权和民事行为4个方面内容,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不让生态守护者吃亏。省内其他区域也可借鉴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经验,逐步实现重点领域和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本报记者 桂运安 李跃波)
新闻推荐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九届省委报告的决议(2016年11月3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
(2016年11月3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