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点睛
积极推进各领域对外合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专家解读
戴维来 (安徽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研究员)
安徽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全力打造内陆开放的新高地,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是抢抓机遇。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加速调整,我国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我们要有时不我与的紧迫感,以外向型、创新型、服务型的产业为导向,加快招商引资、引智引技进程,加快走出去到国际市场经风雨、强筋骨、逐潮头步伐,加快提升安徽整体国际化发展水平,塑造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核心是扩大开放。实现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关键是要着力打造宜居宜业、亲商稳商的发展环境和良好氛围。推进贸易便利化,建立新型国际贸易管理制度,复制推广先发地区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全面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重点加强与世界知名企业的交往联系,推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落户安徽。加快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发展对沿线国家以及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合作。支持有实力的跨国经营骨干企业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打造平台,健全机制,官民并举,密切安徽省与国际友好城市、省州的友好往来,拓展国际合作范围,擦亮“优质安徽”品牌,打造“开放安徽”形象。
重点是广聚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培育人才优势,增扩发展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推出有竞争的人才政策,健全人才管理、培养和评价激励机制,打造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使各类人才近者悦、远者来。扎实推进智库建设,加强涉外研究,重点培育一批涉外研究机构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涉外人才,为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近年来,安徽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外贸进出口、招商引资、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千帆竞发。以外贸为例,“十二五”期间进出口总额累计2144亿美元、年均增长15%,企业户均进出口规模由2010年的687.7万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849.6万美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桂运安“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遗传基因”“创新已成为展示安徽形象的靓丽名片”“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90余次,是整个报...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