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洋)为提升芜湖市律师刑事辩护实务技能,日前,芜湖市律师协会邀请全国律协刑委会委员、安徽省律协刑委会主任王亚林举办律师庭审辩护攻防技巧讲座。全市65家律师事务所部分律师及法院、检察院、法律援助中心、安师大法学院研究生共400余人参加交流。
王亚林通过贩毒案、打击黑恶势力等典型案件的辩护现状、有效辩护的程序及实体问题等,讲授刑事辩护律师在案件办理的发问、质证等环节的攻防技巧,对在场听众提升职业技能具有启示作用。据了解,今年来,市律协已经举办了讲座、庭审旁听、学习交流等多种活动。
残疾老妪拾荒还债 树起草根诚信标杆
面对沉重的债务,残疾老妪赵翠莲十三年如一日,拾荒还债,一厘一分地挣,一毛一块地还,用自己的行动树起了草根诚信的标杆……
2004年11月28日,是赵翠莲一生难忘的日子。这天,年仅24岁的儿子撒手人寰。儿子身患尿毒症,她带着儿子四处求医,短暂的8个月时间,不但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而且欠了9万多元的债务。
家中留下一个只有15个月大的孙子,丈夫身患腰椎间盘狭窄、高血压等疾病,不能干重活,每年还需不少医疗费。此时的赵翠莲已是50岁的人了,何况以前做手术时留下了腰痛腿瘸的后遗症。面对重重困难,她给自己定下了每年还1万元债的目标。
为了尽快还债和养家糊口,赵翠莲拼命劳作,种植水稻、油菜、棉花、山芋,开荒种植蔬菜,养猪、养鸡,带孙子,做家务。她还挤时间到窑厂从事筛沙工作。尽管如此,每年还1万元债的目标仍难实现。
当孙子可以上幼儿园时,赵翠莲开始决定捡垃圾。每天天刚亮她就起床,到外面捡一大圈垃圾后,再回家做家务。手在垃圾桶里抓,不知被玻璃、铁钉等划破多少次,流了多少血。为弥补体力上的不足,她将最初的人力三轮车换成电动三轮车。一些好心人听说了她捡垃圾还债养家糊口的事迹后,主动将自家或工厂里的废品送给她。
她有一个旧黄布袋,里面装着记账本,记账本里详细记录了借钱人的姓名、时间和数额。一旦攒了点钱,便将急着用钱的分期分批地先还,有时还的是一扎扎叠得整整齐齐5元、10元的钱,债主们深受感动:这钱不仅饱含了她的体温和汗水,更彰显了她的诚信和坚强。
身教重于言教,孙子深知奶奶的艰辛和不易。学校一放假,他便不怕脏和累,和奶奶一道去捡垃圾。平时放学回家,总是帮奶奶把废品搬下车,进行归类整理。他说:“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好好工作,才能不让奶奶再去捡垃圾了!”刘炎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正毛)1月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芜湖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代省长李国英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沈卫国,市委副书记、市长潘朝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