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垃圾袋二维码”让垃圾分类不再是“包袱”

来源:各界导报 2017-05-24 06:10   https://www.yybnet.net/
 □杨朝清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通过做强“两端"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端,给垃圾袋贴上二维码,调动居民积极性;处理端,让分类后的垃圾有地可去。(5月22日《人民日报》)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垃圾分类的作用不可忽视。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做到物尽其用,垃圾分类有着良善的初衷。然而,垃圾分类在执行过程中沦为“稻草人",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模糊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之间的边界与规则,垃圾分类就难以梦想照进现实。

不论是“嫌麻烦,不愿意分类",还是“终端处理跟不上,分了也白分",提升垃圾分类的公众参与,既需要提升公众的价值认同,也需要呵护公众参与的热情、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只有降低老百姓遵循社会规范的成本,提升老百姓遵循社会规范的收益,垃圾分类才能更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有一个被公众“接触—排斥—接纳—认同"的过程。通过技术手段让“垃圾分类"更加便利、更加轻松,尝到“甜头"的市民才会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更新。

“垃圾袋二维码"每月免费为每户家庭提供两卷颜色不同的垃圾袋,持着分类装好的垃圾袋,在垃圾箱前扫描一下两种颜色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对应的箱门自动打开。居民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称重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奖励积分,在指定商店消费或者兑换大米等生活物品。站在居民的角度换位思考,少给居民添麻烦,多给居民提供方便;懂得为他人分忧解难的“垃圾袋二维码",自然更接地气、更有“准头"。

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只有实现道德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有机统一,垃圾分类才能对居民具有普遍的、强烈的、持久的行为感召力与约束力。免费提供垃圾袋也好,积分兑换也罢,让参与垃圾分类的市民得到一定的回报和激励,“垃圾袋二维码"才有助于呵护公众参与的热情。

有学者指出,“国家治理是制度与人的关系,它通过引导、协商、沟通、参与来达到治理目的,强调多元互动共治。"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推动垃圾分类,也需要公共部门、市场与社会三方的良性互动,融入技术视角的“垃圾袋二维码"让垃圾分类变得更加便利、更加轻松、更加“有利可图",自然会让人们更有参与的意愿和动力。

新闻推荐

政府重大决策邀请公众“发声”

我省出台新规: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垃圾袋二维码”让垃圾分类不再是“包袱”)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